[发明专利]具有入口加速的螺旋输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2214.0 | 申请日: | 200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钱才富;黄志新;范德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B1/20 | 分类号: | B04B1/20;B04B3/04;B04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入口 加速 螺旋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型离心机,主要是其螺旋输送器的物料加速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鼓内形成了环形液池,重相固体粒子离心沉降到转鼓内表面上而形成沉渣,由于螺旋叶片与转鼓的相对运动,沉渣被螺旋叶片推送到转鼓小端的干燥区,从排渣孔甩出。
当进料以较低的周向转速进入分离液池时会出现很多问题。由于进入分离液池的速度和转鼓速度的差异,会导致不必要的液体滑移,同时也造成分离液池的剧烈湍动,这样的湍动又会造成重相的再次悬浮,导致重相和轻相重新混合。由于分离液池的一部分能量用来加速进料,减小了加速液池的有效部分,因此也降低了离心的分离效率。当进料以集中流或者喷射流等形式进入分离液池时,也会导致轻相和重相的重新混合。通过数值模拟也证明了当进料有预旋的情况下可以减轻流体和转鼓之间的滞后现象,从而提高分离效率。因此,入口形式的改进可以实现提高分离效率,减少能量消耗。
发明内容
1、一种用于卧式沉降离心机中的螺旋输送器。该螺旋输送器包括:一个螺旋内筒,该螺旋内筒沿着旋转轴线延伸,至少一个输送器螺旋叶片,该螺旋叶片沿着并围绕螺旋内筒延伸并由螺旋内筒支撑以便于围绕中心体形成一个螺旋状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器上,其特征在于,在螺旋内筒上设置与螺旋叶片同样形状的入口螺旋通道,并在螺旋通道上设有多个液体加速叶片,料液通过此叶片进入分离液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器上,其特征在于,其螺旋叶片的螺矩是变化的,即进料入口处的螺矩与其他位置处的螺矩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输送器上的加速叶片,可以焊接在螺旋叶片上,并且沿螺旋线周向分布,一般在一个螺距内有6至10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输送器上的加速叶片,也可以由塑料制成,然后通过特殊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在螺旋叶片上,从而实现便于拆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输送器上的加速叶片,其外半径和液池的半径接近,但是小于液池半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输送器的进口加速结构,该结构使进料首先被周向加速,使进入分离液池料液的周向速度与分离液池周向速度比较接近。通过本发明,避免了由于进料的周向速度滞后液池的速度问题,提高了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螺旋输送器整体示意图
图2,螺旋输送器剖面示意图
图3,加速叶片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螺旋输送器在螺旋内筒上设置与螺旋叶片同样形状的入口螺旋通道,并在螺旋通道上设有多个液体加速叶片,料液通过此叶片进入分离液池。当加速叶片采用金属制成,可以焊接在螺旋叶片上,并且沿螺旋线周向分布,一般在一个螺距内有6至10个。当加速叶片由塑料制成,可采用特殊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在螺旋叶片上,从而实现便于拆卸。加速叶片其外半径和液池的半径接近,但是小于液池半径。
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克服由于进料的周向速度滞后液池的速度问题,提高了分离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2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