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差参考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7158.1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彦华;王为善;张家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3/16 | 分类号: | G05F3/1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考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差参考电路(Bandgap Reference Circuit),且特别涉及一种低操作电压的带差参考电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带差参考电路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稳定、不会随着工艺、温度、电源电压改变的参考电压(Vref),因此,在混合式电路的领域中广泛的被设计于许多的电路中,例如,电压调整器(Voltage Regulator)、数字转模拟电路、以及低漂移放大器(Low Drift Amplifier)。
请参照图1,其所示为已知由PMOS场效应晶体管、PNP双极晶体管、与运算放大器所组成的带差参考电路示意图。一般来说,带差参考电路包括镜像电路(Mirroring Circuit)12、运算放大器(Operation Amplifier)15、以及输入电路20。镜像电路12中包括三个PMOS场效应晶体管(FET)M1、M2、M3,在此范例中,M1、M2、M3具有相同的长宽比(W/L)。其中,M1、M2与M3的栅极相互连接,M1、M2与M3的源极连接至供应电源(Vss),M1、M2与M3的漏极可分别输出Ix、Iy与Iz的电流。另外,运算放大器15的输出端可连接至M1、M2与M3的栅极,运算放大器15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至M2的漏极,而运算放大器15的负极输入端连接至M1的漏极。再者,输入电路20包括二个PNP双极晶体管(BJT)Q1、Q2;其中,Q1面积为Q2面积的m倍,Q1与Q2的基极与集极连接至接地端使得Q1与Q2形成二极管连接(Diode Connect),Q2的射极连接至运算放大器15的负极输入端,Q1的射极与运算放大器15的正极输入端之间连接第一电阻(R1)。再者,PNP双极晶体管(BJT)Q3面积与Q2面积相同,Q3的基极与集极连接至接地端,Q3的射极与M3漏极之间连接第二电阻(R2),M3漏极可输出参考电压(Vref)。
由图1所示的带差参考电路可知。由于M1、M2、M3具有相同的长宽比,因此,M1漏极的输出电流Ix、M2漏极的输出电流Iy与M3漏极的输出电流Iz相同,也就是,Ix=Iy=Iz---(1)。
再者,在运算放大器15具有无限大的增益下,运算放大器15的负极输入端电压(Vx)与正极输入端电压(Vy)会相等。因此,R1Iy+VEB1=VEB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7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竹玻璃纤维管组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模内装饰品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