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枕控制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46135.9 | 申请日: | 2007-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松林清佳;伊予田纪文;大川达大;合山隆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B60R21/0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威;徐金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头枕控制装置,其包括:
后部状态检测器件(42),其用于检测跟随车辆;
碰撞判定器件(40),其用于基于所述后部状态检测器件(42)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跟随车辆和对象车辆之间碰撞的可能性是否大,如果所述碰撞的可能性大就输出起动信号;
头枕驱动机构(50),其支承头枕(5)并沿所述对象车辆的纵向相对于所述对象车辆驱动所述头枕(5);
电动机(54),其产生沿纵向驱动所述头枕(5)的力;
头部位置检测器件(14),其用于检测乘客的头部相对于所述头枕(5)的位置;及
头枕控制器件(10),其用于通过依据所述碰撞判定器件(40)的输出启动所述电动机(54)来控制所述头枕(5)的纵向位置,所述头枕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执行向前驱动控制,所述向前驱动控制通过响应来自所述碰撞判定器件(40)的起动信号启动所述电动机(54),从而开始驱动所述头枕(5)向前,然后当通过来自所述头部位置检测器件(14)的信号检测出所述乘客的头部与所述头枕(5)之间的位置关系已经达到预定位置关系时,通过停止所述电动机(54)结束所述头枕(5)的向前驱动,
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在所述向前驱动控制之后执行将所述电动机(54)保持在停止状态预定保持时间的保持控制,及
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在所述保持控制之后,执行通过启动所述电动机(54)反向旋转驱动所述头枕(5)向后的向后驱动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电动机(54)在所述向前驱动控制中连续运行时间超过第一基准时间时,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停止所述电动机(5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依据所述头枕(5)向前移动的速度设定所述第一基准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头枕(5)向前移动的速度越高,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就越缩短所述第一基准时间期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电动机(54)在所述向后驱动控制中连续运行时间超过第二基准时间时,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停止所述电动机(5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枕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将所述第二基准时间设定为使所述头枕(5)返回到所述头枕(5)的缩回位置的时间。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在所述保持控制期间再次从所述碰撞判定器件(40)接收到起动信号时,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通过延长所述预定保持时间持续所述保持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枕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在所述保持控制期间再次从所述碰撞判定器件(40)接收到起动信号时,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对当前保持时间的计数进行复位并开始对新的保持时间进行计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枕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继续所述保持控制直至从再次接收到所述起动信号开始经过所述预定保持时间。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在所述向后驱动控制期间再次从所述碰撞判定器件(40)接收到所述起动信号时,所述头枕控制器件(10)中断所述向后驱动控制并开始所述向前驱动控制。
11.一种控制主动式头枕的方法,所述主动式头枕包括支承头枕并沿所述对象车辆的纵向相对于所述对象车辆驱动所述头枕(5)的头枕驱动机构(50)和产生沿所述纵向驱动所述头枕(5)的力的电动机(54),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跟随车辆;
如果基于所述跟随车辆的检测结果判定出所述跟随车辆和所述对象车辆之间碰撞的可能性大,则输出起动信号;
响应于所述起动信号,启动所述电动机以驱动所述头枕向前直至所述乘客的头部与所述头枕之间的位置关系达到预定位置关系;
在驱动所述头枕向前之后,保持所述电动机在停止状态预定保持时间;及
在保持所述电动机在停止状态预定保持时间之后,启动所述电动机反向转动以驱动所述头枕向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61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