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用轴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8472.3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喜久男;大槻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B60B37/10;F16C3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轴承 装置 | ||
1. 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外方构件、内方构件、转动体,
所述外方构件在内周面上形成有多列环状的外侧滚道面;
所述内方构件形成有多列与所述外侧滚道面相对的环状的内侧滚道面;
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外侧滚道面和所述内侧滚道面接触,转动自如地配置在环状的轨道上,
所述外方构件或所述内方构件的任一方由钢构成,包含带有车轮用凸缘的构件,该带有车轮用凸缘的构件形成有安装车轮用的凸缘、即车轮安装凸缘,
所述带有车轮用凸缘的构件具有:
通过淬火硬化而被硬化成50HRC以上的硬化部;
所述硬化部以外的部位即非硬化部,
在所述非硬化部的表面残留有50MPa以上、500MPa以下的压缩应力。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有车轮用凸缘的构件上,在包含所述转动体的所述轨道中心轴的区域中形成有供其它构件插入用的插入孔,
所述插入孔的侧壁包含于所述非硬化部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看是安装所述车轮一侧的根部的表面硬度为35HRC以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方构件包含:
作为所述带有车轮用凸缘的构件的轮毂圈;
嵌入所述轮毂圈的内圈。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看与安装所述车轮的一侧相反一侧的所述轮毂圈端部、即内侧端部,通过朝径向外侧塑性变形而形成铆接部,通过所述铆接部将所述内圈沿轴向固定在所述轮毂圈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部通过将表面硬度为25HRC以下的所述内侧端部进行塑性变形而形成。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毂圈上嵌入一对内圈,所述一对内圈中接近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内圈、即外侧内圈与所述轮毂圈的嵌合余量大于所述一对内圈中远离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内圈、即内侧内圈与所述轮毂圈的嵌合余量。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的、从所述车轮安装凸缘看是与所述安装车轮一侧相反侧的根部的表面硬度是54HRC以上、64HRC以下。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是含有0.40质量%以上、0.80质量%以下的碳的中碳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84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