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尿道内电刺激电极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16246.5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扩;徐祗顺;玄绪军;郭丽华;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B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道 刺激 电极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尿道内电刺激电极的制作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尿道内电刺激电极于1978年首次由Nordling等发明,被应用于尿道诱发电位检测,但其制作方法较复杂,电极连接导线在导尿管外引出,导致置入尿道困难及患者痛苦较重,且价格昂贵,未能在国内推广使用。国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玄绪军教授将此种尿道电极进行了改进,使导线自管状体内引出,但由于电极需与导线连接,增加了制作难度及电极脱落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制作方便、经久耐用、损坏后易于修复、可重复使用及对患者痛苦小的尿道内电刺激电极的制作方法。
一种尿道内电刺激电极的制作方法,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取Foley双腔球囊硅胶导尿管,充盈球囊,避开球囊管腔,在导尿管上做出两个标志,两个标志之间相距0.8-2cm,靠近球囊的标志与球囊边沿之间相距0.2-7cm;
2)分别在两个标志点上造直径0.1-0.2cm的孔洞,该孔洞穿透球囊硅胶导尿管的管壁至导尿管腔;
3)取两根不同颜色的电极电缆,将电极电缆一端去掉3-5cm的绝缘层,并将裸露部分中段压成扁平状,从球囊硅胶导尿管的导尿管腔口穿入两根电极电缆,通过导尿管上的两个孔洞分别引出电极电缆,将导尿管外的电极电缆裸露部分做一个可滑动环扣,将环扣自导尿管端部套在导尿管上;
4)从导尿管腔口外拉动电极电缆,将环扣紧箍在导尿管上,将导尿管外环扣的多余部分通过导尿管上的孔洞导入导尿管腔;
5)检测后消毒灭菌,成品包装。
所述尿道内电刺激电极用于检测膀胱后尿道连接部诱发电位时,导尿管上两个标志之间相距0.8cm,靠近球囊的标志与球囊之间相距0.2cm。
所述尿道内电刺激电极用于检测前列腺部后尿道诱发电位时,导尿管上两个标志之间相距1.5cm,靠近球囊的标志与球囊之间相距0.5cm。
所述尿道内电刺激电极用于检测男性前尿道诱发电位时,导尿管上两个标志之间相距2cm,靠近球囊的标志与球囊之间相距7cm。
两根不同颜色的电极电缆分别作阳性电极电缆和阴性电极电缆。
使用方法:患者排尿后取平卧位,会阴部常规消毒铺洞巾,水溶性润滑剂润滑导尿管及电极,将带电极导尿管缓慢插入患者尿道至膀胱,球囊内注入10ml生理盐水,后拉尿管。患者头皮Czp点置针状记录电极及Fpz点置针状参考电极,设定电流参数为持续2msec,2Hz,通过反复调整电流强度测患者尿道平均感觉阈值,以其2-3倍电流强度刺激尿道便可进行尿道诱发电位检查。检查完毕,抽出导尿管球囊内盐水,拔出导尿管,进行洗刷,消毒液浸泡备用。如患者同时患有体液传播传染病,应严格按照内镜相应消毒标准进行消毒或弃用该导尿管,更换另一新导尿管重新制作。
再次使用时,使用前应用2%戊二醛浸泡2小时或应用10%-25%浓度万福金安消毒液浸泡30分钟,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制作方便、经久耐用、损坏后易于修复、可重复使用及对患者痛苦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双腔导尿管,2、导尿管腔,3、导尿管腔开口,4、球囊管腔,5、球囊开口,6、被充盈的球囊,7、阳性电极,8、阴性电极,9、靠近球囊孔洞,10,远离球囊孔洞,11,阳性电极电缆,12,阴性电极电缆,13,阳性电极电缆接头,14、阴性电极电缆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检测膀胱后尿道连接部诱发电位的尿道内电刺激电极的制作方法,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取Foley双腔球囊硅胶导尿管1,充盈球囊,避开球囊管腔2,在导尿管上做出两个标志,导尿管上两个标志之间相距0.8cm,靠近球囊的标志与球囊之间相距0.2cm;
2)分别在两个标志点上造直径0.1-0.2cm的孔洞9和10,该孔洞穿透球囊硅胶导尿管的管壁至导尿管腔2;
3)取两根不同颜色的电极电缆11和12,将电极电缆11和12一端去掉3-5cm的绝缘层,并将裸露部分中段压成扁平状,从球囊硅胶导尿管的导尿管腔口穿入两根电极电缆11和12,通过导尿管上的两个孔洞分别引出电极电缆11和12,将导尿管外的电极电缆裸露部分做一个可滑动环扣,将环扣自导尿管端部套在导尿管1上;
4)从导尿管腔口外拉动电极电缆,将环扣紧箍在导尿管1上,将导尿管外环扣的多余部分通过导尿管上的孔洞9和10导入导尿管腔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16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