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内微点阵列构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3246.8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蒋家欢;贾月飞;李远;宋国立;吴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B01L3/00;B81B1/00;B81C1/00;G01N33/00;C12M1/00;C12Q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郭吉安 |
地址: | 40004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内微点 阵列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微通道内微点阵列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顺序的步骤:
第一步、交叉布丝:在一块基底表面上排布至少两根微丝,每一根微丝至少有一根微丝与之相交叉,至少有一个交叉处有一个接触点;
第二步、浇注固化:在上述布丝基底表面上,浇注液态聚合物,使至少一个交叉接触点淹没其中,然后固化该液态聚合物;
第三步、除丝通点:在该固化了交叉微丝的聚合物块中,有选择性地除掉一根或数根微丝,且至少保留一根微丝于其中,使在该固化的聚合物块中形成微通道或微通道阵列,同时被除微丝与保留的各微丝的各交叉接触点就裸露在所形成的微通道内,即形成微通道内的微点或微点阵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丝的径向尺寸在1毫米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点阵列中相邻两微点之间最大间距不超过5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被除微丝能够与固化聚合物相脱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聚合物是指热或光可固化的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932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水共存检漏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牵引供电系统异相短路的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