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尔夫杆头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6283.6 | 申请日: | 200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捷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53/04 | 分类号: | A63B53/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萨摩亚*** | 国省代码: | 萨摩亚;W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 及其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尔夫杆头及其制法,尤指让杆头打击面的打击区欲改变处的组织结构改变,让该欲改变处的硬度比其外围区域增加或降低,而来成型出符合打球者要求的杆头成品及制法。
背景技术
在达到基本的温饱之余,人们就有能力从事各种休闲活动追求较佳的生活品质,而其中的高尔夫球,由于在逐洞打球行走,不但可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同时行走间相互的互动,更具有交际的效果,因此有更多的人投入此一休闲运动,而就高尔夫球来说,随着要求的不同,而须使用不同的球杆来挥击,例如发球时使用的木杆及铁杆,沙坑时使用挖起杆,果岭上则使用推杆,对打球者来说,除了勤练技术之外,良好的球杆也是决定打击成绩的重要因素,而在不同的球况下,自须不同功能的球杆来配合,才能发挥打击技巧获得好成绩,而在挥杆击球,不论是木杆或铁杆,都是利用杆头的打击面与高尔夫球碰撞产生的撞击力将球击出,而就击球后的效果,是受到打击面与球碰撞点的硬度很大的影响,当该碰撞点的硬度较高时,则该处的刚性强度较高,在与球碰撞后,可提高撞击力让球飞行的距离增加,但相对的球与打击面的接触较短,以致控球性会较差,而当硬度较低时,则击球时球与打击面的接触时间自然较长,可随着挥杆的动作将球送出,来得到较佳的控球性,但是虽然击球的姿势有大众公认的型态,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性,自然会让击球时球与打击面的接触点有所差异,习知杆头的制造,由于加工时都为同样的加工步骤,因此其整个打击面都为相同的硬度,此自然无法适合每个人打击姿势、习性及球况的不同要求,而让打球者无法发挥处最佳的击球效果实为当前业者急待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尤指该高尔夫杆头打击面中打击区全部或局部的硬度与其外围部位的硬度相较下增加或降低,而能利用硬度的增加,使该改变处可有较佳的刚性强度,来增加球的飞行距离,或让改变处硬度降低,不但击球的感觉较软,来获得较佳的控球性,以令使用者发挥最佳的击球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杆头的制法,主要是在成型杆头时,针对打击面欲改变处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以令该改变区的结晶粒配置改变让组织结构不同,而来改变该处的硬度,使适合不同打球者的要求。
本发明的制造,是在截取圆棒之后,进行球头胚块的弯形冲压锻造,然后进行2至3次粗锻加工,及1至2次精锻加工,并使杆头的打击面的打击面欲改变处为不同的冲压次数,而使其结晶粒配置改变让组织结构不同,由此让打击面欲改变处的硬度增加或降低,而使该处的击球功能改变,以符合不同打球者本身的要求及不同的球况,来达到提高击球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法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一杆头粗胚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打击区结晶配置改变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制法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制法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制法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制法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杆头及其制法的效果,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杆头,主要是在制造的加工过程中,针对打击面整个打击区或局部,进行不同次数的冲压或经由热处理或借助于冲压搭配热处理等加工步骤,而来让该处的结晶粒配置改变,使该处的组织结构不同,以改变该处的硬度,让该处的硬度较其外围部分增加或减少。
首先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杆头制造利用冲压法来成型时,是先截取一圆棒1,接着进行弯形冲压加工,使形成一杆头胚块2,然后再进行2至3次粗锻冲压,使形成一杆头粗胚3,并请配合图2参阅,该杆头粗胚3的打击面31的打击区32为一凸起的状态,则当在进行1至2次精锻冲压加工,使形成杆头细胚4时,就必须将该打击区32的凸起冲压成整个打击面31为一平齐状态,则在该凸起被强迫冲压成平齐下,就会如图3大体所示,可改变打击区32的结晶配置,而使该打击区32部位的组织结构变得不同,会让打击区32部位的硬度变的较其外围部位的硬度为高,最后再进行研磨加光及着色加工,而制出打击面中打击区硬度较高的杆头。
前述打击面31硬度较高的杆头,可让该打击区32具有较高刚性强度,由此在挥杆打击时,当球与打击面31碰撞时两者接触的时间较短,而能产生较高的撞击力,让球的飞行距离增加,可适用于较长距离球道的挥击,在挥击较少的杆数下自然将球打上果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捷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威捷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6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