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制线圈的方法、绕组框架、和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85434.6 | 申请日: | 200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5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阿邓卡;诺伯特·齐默尔曼;沃纳·尤布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景刚;王冉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方法 绕组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绕组框架上绕制线圈的方法,该框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位于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台阶,第一部件的直径大于第二部件。另外,本发明涉及这种类型的绕组框架,以及涉及绕制在这种框架上的线圈。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两种绕制磁体线圈的方法。在“芯轴方法”中,绕组框架首先放置在中心锥(spike)或者芯轴上,然后中心锥或者芯轴与绕组框架一起旋转,使得导体电线围绕绕组框架从导体电线供应件绕制。在“飞轮绕制”法中,绕组框架保持静止,而导体电线供应件围绕绕组框架旋转,利用这种效果,导体电线围绕绕组框架绕制。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线圈在绕组框架上绕制——其直径会横过绕组框架阶梯状变化——必须从绕组框架直径最小的位置开始,然后线圈必须一层一层地绕制,直到实现希望的绕组高度,从而保证光滑可控的绕制。否则,将发生如图1至3系列所示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绕组框架包括第一部件18和第二部件10和它们之间的台阶15。第一部件18直径大于第二部件10,而且两者都受到各个端壁11、12的限制。如果在第一部件18上开始绕制这样的绕组框架,则导体电线13可以从图1的左手侧开始绕制,并且到台阶15为止不会有问题。但是,当绕制超过台阶15到了右侧(图2),则绕制在直径较小的绕组框架的侧部10上的导体电线13会将已经绕在台阶15另一侧部18上的一些导体电线13拉下来。因为绕制通常在导体电线13处于张力的情况下实施,所以直径较大的侧部18上的一些导体电线的滑下几乎不可避免。这容易在台阶15的端部位置L处导致导体电线簇(tuft),使得产生的线圈无用。
US2005/0040725A1公开了一种线轴,其包括中空圆柱形的中部部分和两个横向中空圆柱体部分。中部部分较之两个横向主体部分直径减小,因此 形成环形凹部,其允许磁体导线以额外的圈数围绕该线轴绕制。
EP0070752的英文摘要公开了一种安全变压器,其第一绕组位于第二绕组内并且其整体线轴具有圆柱部分,内部绕组围绕该圆柱部分绕制,并且该变压器在每个轴向端部伸出了较大截面的圆柱部分,形成环绕内部绕组的绝缘箔片的支撑件,外部绕组围绕其绕制,内部绕组的非绝缘连接导体穿过圆柱端部。在圆柱端部内布置有槽,其沿着螺旋路径延伸,该路径延长了内部绕组的螺线,并且设置有将这些非绝缘的导体施加在槽底部的装置。
为了避免导体电线在台阶处滑动,所有的制造商,如果愿意在越过台阶时其直径发生改变的绕组框架上绕制线圈的话,就需要从绕组框架直径最小的部分开始绕制。
发明内容
需要总是从绕组框架直径最小的部分开始绕制被本发明人认为是不希望的限制,因为容易发生由于结构上的原因,绕制必须从其他部分开始,这里绕组框架的直径不是最小。如果在后续组装步骤中,例如需要通过位于底部的端子、例如通过直径较大的绕组框架的下部连接线圈的话,就是这种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在绕组框架上绕制线圈的方法,该绕组框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位于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台阶,第一部件的直径大于第二部件的直径。
该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即通过在第一部件的槽状凹陷处接收导体电线,将槽状凹陷内的所述导体电线带到第二部件上,用所述导体电线在第二部件上绕制,和在绕制在第二部件上之后,用所述导体电线在第一部件上绕制。由于在将槽状凹陷内的导体电线越过台阶带到第二部件上之前,它没有绕制在第一部件上,所以这种将电线带到第二部件的动作可以像通常一样实施。因此,即使导体电线在第二部件或者穿过第二部件的侧壁被引入绕组框架,也能首先在第二部件上绕制。
类似地,该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绕组框架实现,即一种绕组框架,包括:用于绕组的第一部件、用于绕组的第二部件、和位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台阶,第一部件的直径大于第二部件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框架进一步包括第一部件内的槽状凹陷,该槽状凹陷通向第二部件。 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优势方面。
本发明的优势
因为导体电线在槽状凹陷内从其位于第一部件的进入点处延伸到第二部件,所以电线将在绕制在第一部件上的第一层之下延伸,并且不会导致非环形的绕组,也不会导致绕组升高或者卷曲。绕制中的这种改进因此减小了飞弧的可能性,这种飞弧通常可以导致导体电线的介电绝缘损坏。而且,如果采用芯轴方法的话,绕制的改进可以帮助避免不平衡问题。
因为导体电线在槽状凹陷内运行,所以其可以具有容易占据的优选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5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导电织布为发热源的可挠片状发热器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直缝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