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4255.0 | 申请日: | 200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0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马集团天马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2 | 分类号: | B60K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9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柔性 可控 轮毂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属于机动车轮毂驱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机动车轮毂驱动装置,一般包含轮毂、驱动轴与链轮,由链轮带动驱动轴直接驱动轮毂,功能简单。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98202373.1《超越滑行器》所公开的驱动装置,包含超越离合器及控制离合器,其不足之处是此种驱动装置为硬式连接,当机动车在熄火条件下快速滑行而需紧急制动时,会因操纵离合器为硬式连接而立即反拖发动机制动,产生不安全因素,导致骑乘者可能立即后到甚至摔下,造成事故。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柔式连接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
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包含轮毂、驱动轴、链轮座及链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自控离合器、控制离合器及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链轮装在链轮座的右段,驱动轴左端与轮毂连接;自控离合器装在驱动轴的左段与链轮座的左段之间,当链轮座转速大于驱动轴转速时,链轮座即通过自控离合器带动驱动轴驱动轮毂运转,当链轮座转速小于驱动轴转速时,驱动轴即超越链轮座转动,自控离合器分离;控制离合器装在驱动轴的右段与链轮座的右段之间,控制离合器的输入端与驱动轴连接,控制离合器的输出端与链轮座连接,平时控制离合器分离,控制时结合;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装在控制离合器的右端,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离合器接触,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手控或脚控操纵装置连接。
所述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控离合器可采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包含外环、转子及滚柱,外环即链轮座,转子即驱动轴,滚柱装在链轮座与驱动轴之间的驱动轴的楔形槽口内,当链轮座转速大于驱动轴转速时,链轮座即通过滚柱带动驱动轴驱动轮毂运转,当链轮座转速小于驱动轴转速时,驱动轴即超越链轮座转动,超越离合器分离。
所述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控离合器也可以采用凸轮式超越离合器,包含外环、转子、凸轮及作动簧;外环即链轮座,转子即驱动轴,凸轮装在链轮座驱动轴之间,凸轮与凸轮之间以作动簧连接,当链轮座转速大于驱动轴转速时,链轮座即通过凸轮带动驱动轴驱动轮毂运转,当链轮座转速小于驱动轴转速时,驱动轴即超越链轮座转动,超越离合器分离。
所述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控离合器还可以采用楔块式超越离合器,包含外环、转子、楔块、内保持架、外保持架及作动簧;外环即链轮座,转子即驱动轴,在内保持架、外保持架、作动簧上分别设有相同数量的槽口,作动簧装在内保持架和外保持架之间,楔块装在内保持架、外保持架和作动簧的槽口内,楔块与楔块之间以作动簧连接,楔块、内保持架、外保持架及作动簧装在链轮座与驱动轴之间,当链轮座转速大于驱动轴转速时,链轮座即通过楔块带动驱动轴驱动轮毂运转,当链轮座转速小于驱动轴转速时,驱动轴即超越链轮座转动,超越离合器分离。
所述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离合器采用摩擦片式机械离合器,包含链轮座、驱动轴、摩擦片座、内齿摩擦片、外齿摩擦片、压盘、回复弹簧及卡簧;链轮座的内壁右段有花键槽,摩擦片座装在驱动轴的右段上,驱动轴的右端外表有花键槽和卡簧槽,摩擦片座的外表有花键槽,内齿摩擦片以其内齿装在摩擦片座的花键槽内,外齿摩擦片以其外齿装在链轮座花键槽内,内齿摩擦片与外齿摩擦片交错迭放,压盘套在驱动轴右端外表的花键槽上,卡簧卡在驱动轴右端外表的卡簧槽上与压盘的右端面接触,回复弹簧装在摩擦片座的右端与压盘的左端面之间,当压盘未受压向左移时摩擦片之间不结合,当压盘受压使其向左移时摩擦片之间被压紧而结合,驱动轴即通过摩擦片座带动内齿摩擦片及外齿摩擦片并通过链轮座带动链轮返拖发动机,摩擦片式机械离合器可以采用干式的也可采用湿式的。
所述的摩托车柔性可控轮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离合器控制装置可采用摇臂拨叉式控制装置,包含拨叉、盖板、拉索、滚轮、滚轮定位销、拨叉定位销、拨叉支撑坐、及滚轮支撑坐;盖板的中心有孔下段有拉索孔,拨叉支撑坐装在盖板下段的左端面上,滚轮支撑坐装在盖板下段的右端面上,并通过滚轮定位销和拨叉定位销把滚轮和拨叉分别活动固定在滚轮支撑坐和拨叉支撑坐上,拨叉的输出端与控制离合器中的压盘的右端面接触,拉索的输出端与拨叉的输入端连接,拉索的输入端穿过盖板下段的拉索孔并通过滚轮与手控或脚控操纵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马集团天马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马集团天马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84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生物降解油井水泥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易洁免拆油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