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7012.4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2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肖旭华;何立;刘宜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散热 结构 发光二极管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 极管灯具。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高效的发光源,具有环保、亮度高、省电、寿命长 等诸多特点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领域,如用作路灯等照明设备。但是, 发光二极管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若得不到及时的散发,容 易使发光二极管产生过热现象,进而导致其发光效率下降。
针对电子元件散热问题的传统解决方案通常是在发热电子元件上安装一 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与电子元件紧密接触的一底板、设于底板上的若干散 热鳍片。该散热器一般仅靠辐射方式向外散热,效率较低,易造成热量的积 聚,影响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发光效率。为加强散热器周围空气的流动,强化 其散热效果,可在散热器上增加一风扇,但是风扇自身容易产生热量、产生 噪音,并且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灯具的耗电量,也使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散热结 构能引导气流对发光二极管模组进行良好的散热。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发光二极管模组、一用以 贴设并冷却所述发光二极管模组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与发光二极管模 组接触的柱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具有若干散热片,散热片的外侧缘 相互连接,从而在主体外围的散热片之间形成若干沿主体轴线方向延伸的气 流通道,所述散热器呈半球状,其外径延轴线方向自一端部向另一端部逐渐 变小,一壳体连接散热片的外侧缘并包围散热器较大一端部,壳体仅围住散 热片尺寸较大的下半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散热器上形成若干气流通道, 加强空气在散热部上下的对流,其通过散热器结构上的设计即可实现发光二 极管灯具良好的散热效果,确保了发光二极管模组高效、稳定地工作。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沿轴线II-II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倒置图。
图4是图3中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沿轴线IV-IV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仰视图。
图6是图1中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由一发光二极管模组200及一用 于贴设该发光二极管模组200的散热器100组成。该散热器100大致呈半球 状,其外径沿轴线方向自下端部向上端部逐渐变小。该散热器100包括一主 体10、若干自主体10外表面向外延伸的散热片20及包围散热片20外径较 大的半部分即下半部分的壳体30。
请一并参考图3至图6,主体10具有一吸热部12、一自吸热部12一端 延伸的传热部15及一连接部18。该连接部18自传热部15相对吸热部12的 另一端延伸出,并超出散热片20顶部。吸热部12、传热部15及连接部18 为同轴的圆柱状体。其中传热部15的半径比吸热部12的半径小,连接部18 的半径比传热部15的半径小,因此整个主体10自呈阶梯状。
吸热部12内设有一开放的空腔,该空腔与传热部15分别置于吸热部12 相反的两侧。该空腔内底面均匀设置四螺孔120,以结合螺钉(图未示)将 发光二极管模组200固定在吸热部12内上。连接部18内设一开放圆柱形空 腔,该空腔部分陷入传热部15。所述空腔内壁朝内均匀形成沿主体轴线延伸 的三连接肋181,每一连接肋181顶部均设有一安装孔180以通过若干连接 件(图未示)连接一灯头(图未示),该灯头为一标准件,可从市场上购买。 所述传热部15内设有若干穿孔40,以连通吸热部12及连接部18的空腔。
散热片20自吸热部12及传热部15的外表面沿主体10的轴线方向向外 呈放射状延伸。这些散热片20的靠近传热部15的一端面与传热部15的端面 平齐,其靠近吸热部12的端面与吸热部12的端面平齐。这些散热片20的外 边缘沿主体轴线方向自吸热部向传热部逐渐靠近轴线,因而使整个散热器具 有一外凸如半球体状的外表面,其中散热片20均匀间隔形成沿主体轴线方向 延伸的狭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7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