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流循环发酵普洱茶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66030.2 | 申请日: | 2007-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1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侯键;戴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键;戴蕾 |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65000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流 循环 发酵 普洱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洱茶发酵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对流循环发酵普洱茶的 方法,属于茶叶加工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再加工茶类,它的汤色红浓明亮,滋味回甘,平和 醇正,气味陈香,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健胃暖胃、提神醒脑、降脂减 肥、防癌、防辐射等功效,作为健康饮品广为流行,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 的亲睐和厚爱。普洱茶的生产方法有:其一;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茶菁,经 蒸压成饼、砖、沱等形状的紧压茶,在清洁、干燥、通风、无污染、无异味 的条件下储藏3-8年,即生产得自然陈放的干仓普洱茶,其品质越陈越香, 但其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其二;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茶 菁,经潮水后在地面堆成一定高度的茶堆,并加以覆盖使其发酵,再经翻堆、 通沟、摊晾、装袋堆放,继续仓储陈化而得渥堆后发酵普洱茶;此工艺随着 发酵时间的增加,茶堆内氧气逐渐减少,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减缓,形成无 氧发酵,堆温难于控制,发酵不均匀,容易引起茶叶的碳化、腐烂,影响普 洱茶的品质。其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酶促发酵普洱茶,选用云南大叶种晒 青茶菁,将水和提取的生物酶营养液进行混和,并把混和液同茶叶一起拌匀 渥堆,改变了优势有益菌群的配比,实现人为控制普洱茶品质的形成,但其 口感单一,因为它抑制了普洱茶自然发酵过程中其它有益菌群的作用,普洱 茶自然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工程,整个发酵过程中所需微生物孢外酶 都要生长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体现普洱茶神秘多变的口感。现有技术是在 地面进行发酵卫生不达标;同样普洱茶传统作坊式的发酵工艺周期长,生产 率低,很难规范化生产,极大的制约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因此,采用自然潮 水渥堆发酵普洱茶,补充茶堆内空气流量,保证茶堆内各种菌群自然繁殖, 充分发挥各自生物优势对改善渥堆普洱茶的发酵质量,提高普洱茶品质,保 证普洱茶自然陈香和醇厚口感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传统普洱茶发酵工艺存在发酵不均匀、不卫生、作坊式生产,质 量难以保证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流循环发酵普洱茶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对流循环发酵普洱茶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工艺步骤来实现:
1.用木板搭建平台,在平台上搭建可拆卸箱体,箱体无盖、高度可调。 根据箱体底面的形状,等距离在平台上划两条平行线,在这两条线上等距离 打孔,在小孔上放置圆柱体并加固。
2.将云南大叶种晒青茶菁按一定的潮水比,潮水均匀后,放入可拆卸箱 体内,使堆高达到一定高度,待茶堆稳定后,拆去箱中圆柱,或者连同箱体 的围板都去掉,对茶堆加以覆盖。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流循环发酵普洱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物质,茶堆 内自然形成数条垂直通道,当茶堆升温,湿热气上升排出,底部新鲜空气自 行补入,形成茶堆内外空气对流循环。改善茶堆供氧状况,保证堆内的各种 微生物正常自然呼吸,繁殖速度加快,使其发酵均匀,不产生霉仓味,茶坯 在最佳陈放期过后可获得自然醇厚的口感,缩短发酵时间,节约成本。通过 本发明可有效的控制堆内温、湿、气,实现人为控制普洱茶品质的形成,大 大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实现普洱茶规模化、标准化、连续化生产,生产出达 到自然陈化高品质普洱茶,增加企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键;戴蕾,未经侯键;戴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媒体资源预留方法及业务包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卧式离心铸造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