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普洱陈茶茶膏、制法及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66028.5 申请日: 2007-07-08
公开(公告)号: CN101095441A 公开(公告)日: 2008-01-02
发明(设计)人: 黄子云;黄锐;丁鑫;黄旋 申请(专利权)人: 黄子云
主分类号: A23F3/16 分类号: A23F3/16
代理公司: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朱跃平
地址: 661100云南省蒙自县***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普洱 陈茶茶膏 制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洱陈茶茶膏、制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普洱陈茶茶膏是一种粘性很高的膏状物,黑色或褐红色,能溶于水,也可以说是陈茶有用成分的浓缩物,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普洱茶陈茶茶膏的熬制工艺古已有之,但已经失传上百年了。新普洱茶熬茶膏属民间工艺且多为世代秘传,不对外公开。老普洱茶,即陈茶熬茶膏属于宫庭工艺,民间禁止熬制,而且至今已失传无考。清朝有一位中药学家在其《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称普洱茶膏治百病,虽有夸大之嫌,但足见普洱茶膏的价值,我们的先人早有发现。由于普洱陈茶茶膏的熬制中断了一百年且无书籍记载,工艺技术的发掘和创新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普洱陈茶茶膏、茶膏的制法及茶膏的新用途,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宏扬祖国古老的普洱茶事业,丰富茶文化。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普洱陈茶茶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用10年以上的普洱熟茶或15年以上的普洱生茶经熬煮、浓缩、脱水干燥得到的膏状物,所述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本发明提出的普洱陈茶茶膏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如下步骤:

(1)选用10年以上的普洱熟茶或15年以上的普洱生茶,先用山泉水清洗,先用冷水洗一次,接着用95-100℃开水再洗一次,以除去灰分,洗茶后将茶放入竹萝或不锈钢萝中滤水,洗茶的方式为淋洗,以免茶汁过度损失;

(2)用同一的40-100℃的山泉水对上步洗过之茶进行反复喷淋浸汁,所得茶汁收集待用,淋净后的茶渣晒干另用;

(3)将上步所收茶汁进行过滤,以除去汁中固体杂质;

(4)用桑叶灰做成的活性碱水调整pH值7-8范围并除去漂浮在表面上的泡沫;

(5)将去除泡沫后的茶汁熬煮浓缩,直到成为膏状。

第(2)步淋茶的茶水重量比例1:8-12,每次淋茶时间8-10分钟,间隔10-15分钟后再次淋茶。为了使茶汁得到充分回收,该步骤须进行第二道淋茶,即用新的泉水对淋过的茶叶进行第二道淋浸,将收集到的茶汁与第一道茶汁合并,第二道淋茶的茶水重量比例为1:2-3。

第(3)步的过滤用四层纱布滤一次,再用无纺布滤一次。

第(5)步熬煮过程中,当熬至水分含量10-15%的稠膏时,加入稠膏重量2.5-4%树脂,继续熬至水分5-6%时乘热注入木模中压铸成形。

所添加树脂为清香树树脂、桃树树脂等,加入树脂的作用是增强茶膏的塑性。

本发明提出的普洱茶陈茶茶膏的用途在于作为治疗顽固性肺结核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得到的普洱茶陈茶茶膏成品呈深黑色或红褐色,比重0.9左右,质地脆,敲之即碎,沸水冲泡缓缓散开溶化,完全溶化后汤色呈红褐色且明亮,口感温润回甘,有令人愉快之细微涩苦味,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涩苦味逐渐消失。经过长时间的探索试用,除上述用于治疗顽固性肺结核疾病有特效之外,本发明提出的普洱陈茶茶膏尚有有如下功用:

1、野外作业人员,如地质队员、军人等的固体饮料,可以含化,能提神醒脑,和脾胃,抗水土不服,增强身体免疫机能。

2、高海拨地区抗缺氧饮品。

3、中老年抗衰老预防保健品。

4、老年痴呆症辅助治疗药物。

5、防治小儿肠胃不适。

6、气血不足、面色不佳人群的养颜用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取10年普洱陈茶(熟茶)1000克(散茶),以上面所述之法,以清泉水清洗,置于竹萝框内,再用100-40℃开水10千克浇淋,淋下之茶汁收集于一瓷盆中,每次浇淋10分钟,隔10分钟后又用盆中之茶汁水浇淋10分钟,这样反复浇淋20次后得第一道茶汁。接着再用100-40℃的3千克新鲜泉水进行第二道淋茶,反复浇淋2-3次后,茶汁颜色明显变浅,提示茶汁已基本收净,将第二道收集的茶汁并入第一道茶汁待用。茶渣收集起来集中晒干另用,例如,作为枕芯材料,将倍受人们喜爱。茶汁用4层纱布过滤一次后再用无纺布过滤一道,滤尽固体杂质后放入桑叶灰做成的活性碱水调整pH值7-8,捞去浮沫,放入不锈钢锅中熬煮,直到闻到茶香味时减小火力,以小火继续熬煮至稀稠状得流质状茶膏产品120克,含水分约12%。

在流质状茶膏产品基础上,加入稠膏重量3.6克清香树脂,继续熬至水分5%时乘热注入事先备好的木模中压铸成形,即得砖形茶膏产品98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子云,未经黄子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