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颗粒状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8028.2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于作龙;吴敏昌;张庆堂;冯苏宁;周固民;祝剑光;瞿美臻;张殿浩;郑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00 | 分类号: | C01B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 琦 |
地址: | 315177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状 复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纳米管/颗粒状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为:
1)将含有催化剂的碳纳米管初产物和颗粒状碳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过 量的酸除去其中的催化剂,再加入碱溶液中和,洗涤至中性,得碳纳米管/ 颗粒状碳复合物悬浮液;
或者,将含有催化剂的碳纳米管初产物先用过量的酸除去其中的催化 剂,再加入碱溶液中和,洗涤至中性,得碳纳米管悬浮液,然后加入颗粒状 碳混合均匀,得碳纳米管/颗粒状碳复合物悬浮液;
2)将上述碳纳米管/颗粒状碳复合物悬浮液直接喷雾干燥或过滤后干燥, 并且粉碎得碳纳米管/颗粒状碳复合物;
其中,所述颗粒状碳的粒径d50为10~100nm;所述的颗粒状碳为碳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为干混或 湿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干混采用的设备 选自球磨机、多向运动混合机和多螺旋锥形混合机,湿混的设备选自动力混 合机、高剪切乳化机和砂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含有催化剂的 碳纳米管初产物是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弧法、激光烧灼法或催化裂解法制 备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碳黑为Super P 和/或乙炔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80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