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遗体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3923.5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振瀛;茹征微;丁寿康;陈迅;柴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木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1/00 | 分类号: | A01N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8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遗体 防腐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遗体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体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胃肠道、肺及泌尿生殖系统均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体并无伤害,而是与宿主保持共生或互生关系。习惯上我们将这些微生物称之为正常菌群或人体常居菌。这些菌群有时也可进入血液、淋巴、支气管、肺、肝、脾、肾、输尿管和膀胱等处。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外界微生物侵入某些部位时,也能引起疾病。人体一旦死亡,寄居于体内的各种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就会迅速生长和繁殖,特别是在环境温度高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速度很快,会迅速产生许多代谢液和分解物,如有机酸、水解酶、氨基酸、代谢毒素、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氨类物质等,最后造成尸体腐败,散发出大量的臭气并最终使尸体解体。因此,在遗体火化或安葬前,有必要对遗体进行防腐处理以保存一段时间。
现有技术对遗体的保存方法包括湿保存、油保存、干保存和冷保存。其中湿保存最为常用。用于湿保存的保存液就是防腐剂,常用的遗体防腐剂有以下几种:
1、甲醛,又称福尔马林。保存效果很好。缺点是刺激性气味很强,对操作人员的眼睛和鼻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对皮肤有很大的腐蚀性,长期接触会使肌体产生癌变。
2、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它的杀菌机理是依靠强大的氧化作用,抑制细菌体内的物质代谢,破坏物质代谢氧化还原过程。过氧化氢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腐蚀性,吸入过多可使人中毒,且有轻度致癌作用。
3、苯酚,俗称石炭酸。其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菌蛋白质的胶体状态,破坏细胞壁,并与细胞蛋白或酶结合使其变性或沉淀。苯酚毒性高,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对皮肤还有腐蚀性,使皮肤发白或产生红斑,甚至引起皮炎。
上述防腐剂的主要缺点是:
1、毒性大,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对物品有腐蚀性,甚至有致癌作用,使用不安全;
2、抗菌谱不广,对真菌效果差,不能彻底杀灭各种微生物;
3、使遗体皮肤发白发黑或发红,影响遗体表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杀菌防腐性能好、抗菌谱广、不影响遗体表征、使用安全的遗体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遗体防腐剂,主要包括以下组份及重量百分含量:
异塞唑啉酮 1%~5%;
吡啶硫酮 0.05%~0.5%;
丙三醇 10~30%;
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 1%~5%;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0.1%~1%;
乙醇 30%~60%;
水 20%~40%。
上述遗体防腐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配料量的异塞唑啉酮和吡啶硫酮溶解于配料量的乙醇中配制成油相混合物;
B、取配料量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丙三醇和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溶解于配料量的水中配制成水相混合物;
C、将步骤A所得油相混合物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到步骤B所得水相混合物中,加完后再继续搅拌半小时以充分进行乳化;
D、将步骤C所得乳化液用柠檬酸调节pH值为4.0~5.0。
本发明的遗体防腐剂杀菌防腐性能好,抗菌谱广,渗透性强,对遗体的保湿性能好,不影响遗体表征;而且由于不含甲醛、过氧化氢、苯酚、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成分,使用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异塞唑啉酮3克、吡啶硫酮0.5克溶解于41克乙醇中配制成油相混合物;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0.5克、丙三醇20克和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3克溶解于32克水中配制成水相混合物;然后将上述油相混合物在搅拌条件下滴加水相混合物中,加完后再继续搅拌半小时以充分进行乳化;最后将所得乳化液用柠檬酸调节pH值为4.0~5.0,即得到本发明的一种遗体防腐剂。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木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木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3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