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萧特基二极管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9425.3 | 申请日: | 200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6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惠平;刘宪周;张有志;孔蔚然;周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29 | 分类号: | 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萧特基 二极管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萧特基二极管(schottky diode)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大量制造萧特基二极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萧特基二极管的结构包括一层金属层,以及一掺入杂质的N型硅基板。由于金属不具有少数载子,无电荷储存,也几乎没有逆向恢复时间,因此萧特基二极管可有效克服一般二极管在高频时逆向周期不能快速截止的缺点,并具有较低导通电压的优点,在高频和高速切换的快速数字系统及微波系统中作为快速切换二极管,提供高频讯号整流作用。
现行的大规模生产萧特基二极管的方法是以镍铂合金作为金属层,但镍铂合金的成本高昂且并非一般集成电路工艺的标准技术,无法使用现有的工艺设备。而大多数采用钴(Cobalt)金属的萧特基二极管结构或制造方法则因其制造条件理想化仅适用于小规模生产,若要大量制造则成品率难以掌握,因此目前尚无厂商开始使用钴生产萧特基二极管。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钴材料的萧特基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大量生产具有高成品率的萧特基二极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萧特基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大量生产具有高成品率的萧特基二极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萧特基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生产成本低且可使用现有的IC制造设备。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萧特基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制作出的萧特基二极管具有一定能障高度(barrier height)及较低漏电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萧特基二极管制造方法是在一硅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一掩膜层,并以湿式刻蚀去除部分掩膜层以开启欲形成萧特基二极管的区域,再于上方沉积一钴金属层,进行热处理使其与硅基板反应形成一硅化金属(silicide)层;移除未反应的钴金属层后,于硅化金属层及硅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分别形成一金属层作为电极。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钴材料的萧特基二极管无法大量生产的问题,使成品率提高且生产成本降低,并可沿用现有的IC制造设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g)为本发明的制作流程图。
图2为以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作出的萧特基二极管于正向偏压下的电流电压曲线图。
图3为以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作出的萧特基二极管于逆向偏压下的电流电压曲线图。
标号说明
10硅基板
12第一表面
14第二表面
16掩膜层
18萧特基二极管区域
20钴金属层
22硅化金属层
24金属层
26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大规模生产具有高成品率、一定能障高度及低反向漏电流的萧特基二极管,本发明提出一种具体可行的萧特基二极管制造方法,其使钴金属与硅基板反应形成硅化钴(CoSi)与二硅化钴(CoSi2),并避免晶向为(311)的二硅化钴生成。
首先如图1(a)所示,提供一具有第一表面12及第二表面14之硅基板10,为了得到成品率高且较低漏电流的萧特基二极管,最好可选择N型掺杂、晶向为(100)的硅基板作为基底。接着如图2(b)所示,于硅基板10第一表面12上形成一材料为二氧化硅(SiO2)的掩膜层16,再利用湿式刻蚀去除部分掩膜层16以开启欲形成萧特基二极管之区域18,使硅基板10裸露,如图1(c)所示,此步骤对于后续萧特基二极管的制造有相当重大的影响,不可选用等离子刻蚀法,而湿式刻蚀所使用的液体可选择缓冲氧化刻蚀液(Buffered Oxide Etchant,BOE)。
沉积一钴金属层20,如图1(d)所示,并进行热处理使钴金属与硅基板10反应形成硅化金属(silicide)22,由于当热处理的温度过高时,即使形成二硅化钴后也无法成为萧特基二极管,当热处理的温度过低时,形成的萧特基二极管漏电流过大,实用性不高,因此本发明采用的热处理温度约为600℃,在此温度下可同时生成硅化钴与二硅化钴,并可避免晶向为(311)的二硅化钴产生,使制作出的萧特基二极管具有一定能障高度及较低漏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94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