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酵法合成多粘菌素E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6927.0 | 申请日: | 200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齐艳艳;陈雪;田永辉;赵文杰;冯军;程睛华;林纲;薛春佳;朱裕辉;魏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P21/02 | 分类号: | C12P21/02;C12N1/20;C12R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雁漪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合成 多粘菌素 方法 | ||
1. 一种发酵法合成多粘菌素E的方法,包括将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polymyxa AS1.541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使用的有机氮源的浓度为4%~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氮源的浓度为5%~8%。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氮源的浓度为5.8%~6.2%。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氮源的浓度为6.0%。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氮源为豆粕、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浆、花生粉、棉仔饼粉和黄豆饼粉中的一种。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使用的无机氮源为硫酸铵,其浓度为0.02%~0.2%。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使用的碳源为玉米粉、淀粉、葡萄糖或蔗糖,该碳源的浓度为1%~6%。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使用的微量元素为Mg2+或Mn2+的可溶性盐类,该微量元素的浓度为0.001%~0.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69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效内燃机
- 下一篇:安装或升级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