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齿轮进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2961.0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根 |
主分类号: | B23Q5/34 | 分类号: | B23Q5/34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800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齿轮 进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齿轮进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机床的结构一般包括驱动电机及机床固定机构、机床切削机构;另外,所述机床还设置有进给机构,可在加工过程中实现进给,一般包括主轴及设置在主轴上的齿轮,和辅助轴及安装在辅助轴上的齿轮。然而,现有的这种进给机构要实现缓慢进给,一般需要很大的传动比,就需要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相啮合才能实现,这种齿轮的加工困难,成品较高;且由于大齿轮的设置该进给机构就会很庞大,会占用过多的空间。或者需要多级传动变速才能实现,这样就需要设置多个齿轮,造成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制作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进给机构,其加工容易,成本较低,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可实现大传动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行星齿轮进给机构,其结构包括壳体,主轴,安装在主轴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及辅助轴,安装在辅助轴上的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主轴位于第二齿轮的一端为丝杆,第二齿轮与丝杆枢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转动比不等于一,其加工容易,成本较低,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可实现大传动比。
作为改进,在壳体位于辅助轴的一端设有卡紧块,在第三齿轮的一端设有与卡紧块啮合的卡紧齿;所述的第三齿轮可沿辅助轴轴向移动,在第三齿轮上安装有拉杆,第三齿轮上的卡紧齿与卡紧块啮合可实现丝杆快速进给与倒退。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齿轮可为同轴齿轮,该同轴齿轮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齿轮同轴固定,可设多个传动比供选择。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在主轴上设有第一滚动轴承与第二滚动轴承,在第一滚动轴承的一侧设有轴承端盖,轴承端盖固定在壳体上,。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设有第一平面轴承,在第二轴承与上述轴承端盖之间设有第二平面轴承,防止齿轮之间相互摩擦以及齿轮与轴承端盖之间相互摩擦。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在辅助轴上设有一段凹槽,在凹槽与第三齿轮之间设有钢球,减小第三齿轮相对辅助轴之间移动时的摩擦力。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在辅助轴上设有第三滚动轴承与第四滚动轴承,减小辅助轴的旋转阻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行星齿轮进给机构,其加工容易,成本较低,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可实现大传动比,且可旋转多个传动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行星齿轮进给机构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行星齿轮进给机构的另一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行星齿轮进给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行星齿轮进给机构,其结构包括壳体1,主轴2,安装在主轴2上的第一齿轮20与第二齿轮21,及辅助轴3,安装在辅助轴3上的第三齿轮30与第四齿轮31;第一齿20轮与第二齿轮21之间的转动比不等于一。
其中,在主轴2上设有第一滚动轴承22与第二滚动轴承23,在第一滚动轴承22的一侧设有轴承端盖24,轴承端盖24固定在壳体1上,可用来防尘;在辅助轴3上设有第三滚动轴承32与第四滚动轴承33。其中,所述第一齿轮20与第三齿轮30啮合,第二齿轮21与第四齿轮31啮合;在壳体1位于辅助轴3的一端设有卡紧块10,在第三齿轮30的一端设有与卡紧块10啮合的卡紧齿300;主轴2位于第二齿轮21的一端为丝杆5,第二齿轮21与丝杆5枢接;在辅助轴3上设有一段凹槽35,在凹槽35与第三齿轮30之间设有钢球36,所述的第三齿轮30可沿辅助轴3轴向移动,在第三齿轮30上安装有拉杆34;这种行星齿轮进给机构,其加工容易,成本较低,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
其中,所述的第一齿轮20可为同轴齿轮,该同轴齿轮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齿轮同轴固定。另,在第一齿轮20与第二齿轮21之间还设有第一平面轴承25,在第二轴承23与上述轴承端盖24之间设有第二平面轴承26,可用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
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不等于一,假如当第一齿轮20转动50圈而第二齿轮21转动51圈时,根据丝杆5上的螺纹的旋转方向不同,丝杆5沿第二齿轮21向左或者向右运动。当第三齿轮上的卡紧齿300与卡紧块10啮合可实现丝杆快速进给与倒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行星齿轮进给机构,其加工容易,成本较低,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根,未经张国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32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