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桔普茶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6929.1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3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姜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爱丽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L1/29;A61K36/82;A61P11/04;A61P11/14;A61P11/10;A61P25/32;A61P7/10;A61P25/26;A61P3/06;A61P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广东省鹤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桔普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桔普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为世界饮料之首,我国更有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普洱茶有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及独特的发酵过程,使其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这些有益的微生物对人体的作用而形成了良好的品质特征。普洱茶具有降血脂、减肥、助消化、醒酒、解毒等诸多功效,很多国家和地区称之为美容减肥茶和益寿茶,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以茶为主要原料的饮料,但还未发现桔普茶,在茶中添加一些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并进一步发挥普洱茶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陈皮(桔果壳)与普洱茶合二为一的桔普茶的制作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使用方便,饮用这种茶具有利咽、止咳、化痰、解酒、利尿、提神、降低胆固醇,益脾健胃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桔普茶的制作步骤为:筛选、清洗、开盖、挖瓤、晾干、装茶、上炉、定型、烘干。其主要制备工序要求如下:
1、筛选:将干果剪枝挑选合格果型。
2、清洗:将筛选的柑果用温水冲洗并刷干净。
3、开盖:将洗好的柑果用刀开盖。
4、挖瓤:把柑果内的瓤挖出来,即为柑果壳。
5、晾干:将柑果壳摆放在竹筛中,放进调制35度左右的烘炉里烘干柑果的水分。
6、装茶:将烘干水分的柑果壳内装上清制的陈年普洱茶,再盖上盖子,然后再摆放在铁筛上。
7、上炉:将合二为一的桔普茶放在特备的烘炉里,进行杀青、消毒,温度调制120度,约3小时再把桔普茶取出来。
8、定型:将杀青、消毒好的桔普茶定型。
9、烘干:将定型好的桔普茶放入烘炉,把温度调至70度进行慢干,使桔壳与普洱茶香味相互渗入而成为成品的桔普茶。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该制作方法可操作性强,筛便易行,方式独特,将桔果壳(陈皮)全部用上,利用价值高。通过上述的制作工序,使陈皮与普洱茶的陈香即有益成分相互渗入,并且普洱茶在桔果壳内的储存中还在继续相互渗入,因而饮用这种茶不仪甘滑、醇厚和陈香,同时还有利咽、止咳、化痰、解酒、利尿提神益脾健胃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从采来的新鲜柑果中挑选合格的柑果果型进行剪枝,将筛选的柑果用温水冲洗刷净,然后用刀在柑果上开一个占果1/4面积的孔,此时已把柑果分为两部分,小的上面部分为盖,再将柑果中的瓤挖出来,柑果就成为一个壳体,将壳体摆放在竹筛里,放进调至35度的烘炉里,烘干柑果壳的水分,也可放在自然环境中晾干,然后在柑果壳里装入清制的陈年普洱茶,再盖上从柑果壳上开的盖子,然后再摆放再铁筛上,放入特制的烘炉里,进行杀青、消毒,温度调至120度,约3小时,再把装入茶的柑果取出进行定型,定型好后再放入烘炉,温度调至70度进行慢干,烘干后,降至室温就可进行包装,将桔普茶进行封装根据需要采用扎花包装或盒装,此时陈香而具有保健功效的桔普茶的制作已经完成。这种茶饮用方便,可冲泡饮用,同时多余的果皮(陈皮)又可用于厨房配料,去腥杂味不仅味美并且益身健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爱丽,未经姜爱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6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下一篇: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的制备方法及其入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