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苄基氯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3244.1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0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乔旭;崔咪芬;汤吉海;陈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17/14 | 分类号: | C07C17/14;C07C22/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刘成群 |
地址: | 210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苄基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种反应器与精馏塔耦合生产苄基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采用的反应精馏装置主要由精馏塔和反应器耦合组成,整套装置包含反应精馏区和分离区,反应精馏区由反应器和精馏塔的精馏区耦合而成;甲基苯化合物通入与精馏塔耦合的第一台耦合反应器,氯气连续通入与精馏塔连接的各耦合反应器;塔顶全回流,回流冷凝器的物料进入第一台耦合反应器,再回到塔顶;塔内物料进入依次进入各级反应器进行氯化反应,反应后再回到精馏塔;保持氯化反应器中苄基氯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在1~30%;精馏塔操作压力在0.002~0.025MPa;氯化反应采用日光或蓝光引发,反应器中的温度在8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氯气总量与甲基苯化合物的摩尔配比为0.8~1.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氯气总量与甲基苯化合物的摩尔配比为0.95~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甲基苯化合物为甲苯或氯代甲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耦合反应器的进出物料均与精馏塔相连,耦合反应器台数1~10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耦合反应器的进出物料均与精馏塔相连,耦合反应器台数3~4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当反应器台数为多台时,氯气按占总通氯量的1~99%比例分别通入各个反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精馏塔的操作压力为0.004~0.025M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精馏区塔板数在3-20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精馏区塔板数在5-10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分离区的塔板数在10-50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分离区的塔板数在20-30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232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薄膜图案层的方法
- 下一篇:电池电芯卷绕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电池电芯卷绕机
- N<SUB>1</SUB>,N<SUB>3</SUB>-二取代噻吩并[3,2-e][2,1,3]噻二嗪-2,2,4-三酮类衍生物与应用
- N<SUB>1</SUB>,N<SUB>3</SUB>-二取代-7-甲基吡唑[4,5-e][2,1,3]噻二嗪-2,2,4-三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及用于制备杀虫剂的应用
- 一种烷基多苄基甲苯或烷基二苄基甲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苄基-1H-吡唑、苄基-1H-吡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4-(N,N-二取代)呋喃-2(5H)-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N-苄基-4-哌啶甲醛的合成方法
- 高迁移稳定性的硫杂蒽酮光引发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硫杂蒽酮可见光引发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以苄基甲苯和(甲苄基)二甲苯为主要成分的介电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