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糯玉米黄酒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6358.3 | 申请日: | 200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钟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杰民 |
地址: | 233000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黄酒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类,具体地说是一种黑糯玉米黄酒,同时本发明还涉及到该黑糯玉米黄酒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黄酒古称老酒,是以稻米、黍米、小米、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贮存、勾兑而成的酿造酒。黄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悠久的酒种,与啤酒、葡萄酒堪称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是我国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特有的酒种,具有“酒中之祖”、“酒中之王”、“液体蛋糕”等美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上升,人们对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黄酒需求量越来越大。
黑糯玉米起源于中国,属禾本科玉米属,由硬玉米发生基因突变,又经过人工选择而保留下来的一种玉米新类型,是玉米的一个亚种。黑糯玉米具有甜、糯、香、软的特点,是珍贵的营养型玉米。其籽粒外观墨黑独特,集色香味于一体。黑糯玉米中的黑色素具有滋肾补阴,健脾暖胃,明目活血,补血乌发,压惊抗衰的保健药用功效。黑糯玉米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分别比黄玉米提高10.9%、30.3%、56.6%和6.1%;黑糯玉米富含1 7种氨基酸,其中14种高于黄玉米;特别是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赖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分别比黄玉米提高了25.00%和66.67%;矿物质营养元素锌、锰、铁、铜的含量分别比黄玉米高22.0%、38.0%、20.0%和52.3%,对人体提高造血能力、免疫能力、延缓衰老等极有益处;尤其是具有防癌抗癌功效的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比黄玉米高8.5倍。黑糯玉米籽粒中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是酿造黄酒的极好原料。世界现有的酿酒技术都是采用蒸饭法将原料蒸熟、发酵酿酒。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能源消耗大、污染大、劳动环境和卫生条件差。
充分发挥黑糯玉米的特点和营养作用,发明一种以黑糯玉米为原料酿造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黑糯玉米黄酒,及其一种新的节省能源、减少污染、营养丰富的黑糯玉米黄酒酿造方法,对于增加营养黄酒新品种,满足人们对营养黄酒的需求,对开发农产品,富裕农民都是十分有价值的。经广泛查询世界各国专利文献及各种国内外出版物,均未见有黑糯玉米黄酒及其新的生产方法的文献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黄酒新品种-黑糯玉米黄酒;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为了提供该黑糯玉米黄酒的酿造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以黑糯玉米粒为原料,经浸润、去皮、去胚、粉碎、膨化、落缸搭窝、加糖化剂、发酵剂、酶制剂、主发酵、后发酵、压榨、澄清、煎酒、陈化、过滤制成。
采用卧式轴碾米机或立式精米机去胚芽,处理前先用少量水将玉米拌匀,静置10-20分钟,送入破碎机,使胚芽易于去除,出口处用振荡分离器将胚芽与粕分开,破碎粒度为30~35粒/克。
将破碎后的黑糯玉米粒送入膨化机中膨化,膨化温度为280℃~300℃。
用乳酸将水的pH值调节为4.5先加入发酵缸内,将膨化黑糯玉米粒分次放入发酵缸中,均匀拌入膨化黑糯玉米总重量0.5%的3.384菌种、3.851菌种、即发酵母和黄酒种曲搭窝,最适料液比为1∶2,玉米原料落缸温度控制在27~30℃,在中间搭成一个倒放的喇叭形状的圆窝,用手轻轻压实。
发酵周期为13~15天,搭窝后保持品温19~30℃进行为期7天的主发酵,投料后品温25~27℃即可开头耙,再经3~5小时可开二耙,待醪液能自动翻腾时,视品温情况可减少开耙次数,直至停止开耙,再经6-8天的后发酵。
将发酵后的酒醪进行压榨;将榨出的生酒放入澄清池中在4℃下静置7天。
澄清后的生酒保持85℃、10~15分钟煎酒灭菌。
将灭菌后的酒液,在密闭状态下高温80℃2天,低温20℃2天,循环陈酿14天。
将陈化处理后的酒过滤,去除酒中的沉淀物。
本发明以黑糯玉米为原料生产黑糯玉米黄酒,选用的黑糯玉米要求颗粒完整、饱满、均匀、无霉烂、无虫蛀、无农药污染,同时以当年产的黑糯玉米为最优。酿造用水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其中以下项目还应符合酿造黄酒的专业要求:pH值理想要求6.8~7.2,最高极限6.5~7.8;总硬度2~7度,最高极限12度以下;硝酸态氮0.2mg/L以下,最高极限0.5mg/L;游离余氯量理想要求0.1mg/L以下,最高极限0.3mg/L以下;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无。
酿酒前对发酵容器灭菌处理,将发酵缸洗刷干净,落缸使用前用沸水泡缸一次,达到消毒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钟,未经张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6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