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1683.0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5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成会明;张宏立;李峰;刘畅;闻雷;英哲;王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容量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方法 | ||
1、一种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均匀分散:将金属氧化物和碳质材料放入球磨机,进行10-300分钟机械球磨,实现金属氧化物和碳质材料均匀分散;
b碳热反应:球磨得到混合物放入热处理炉中,利用碳热反应将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并形成熔融液滴状态,加热温度控制在500-1500℃,同时施加反应气氛,具体为氧气和惰性气体混合气体,氧气的通入量为起始原料中氧化物含氧量的2-5倍,经过10-300分钟反应后,自然冷却降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10%-50%,其余为碳质材料。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或氦气,其通入量为氧气通入量的4-15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材料为天然石墨、中间相炭微球、无定形炭、硬炭、热解炭或石油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SnO,SnO2,NiO,CoO,Co3O4,PbO,In2O3,ZnO,Sb2O3,RuO2,FeO,Fe2O3,CuO,Cu2O,MnO2,MnO,Mn2O3,Ga2O3,SrO或Sr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16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