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掘锚一体化的掘锚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0159.1 | 申请日: | 200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顾天喜;梁坚毅;李恩龙;陈锷;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66 | 分类号: | E21C25/66;E21C2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27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锚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掘进开采及支护机械,具体为掘锚一体化新机型——掘锚机,实现掘进机与锚杆机一体化功效。
背景技术
目前,掘进机巷道掘进后的支护工作,是一项艰苦复杂而又效率极低的工作,主要原因是掘进机与锚杆机分体式工作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浪费,有效工作时间比例很小;人工打锚杆不但劳力大,而且效率也很低,所以,非常需要一种机载式锚杆机在掘进机掘进后立即可以锚杆支护工作,提高掘进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92243425.5)公开了一种机载伸缩悬臂折叠式液压锚杆钻机,该钻机适用于在煤矿井下,使用掘进机的断面为矩形或梯形的巷道中,进行“随机顶板锚杆支护”。两台相同的钻机,通过钻座安装在掘进机回转台上,可同时钻孔。液压动力由掘进机油泵供给。工作时,钻机悬臂伸出。液压折叠机构放下钻架。水平摆动油缸使钻架确定孔位。支撑机构使钻架顶住巷道顶板。钻架上的推进装置推动液压马达钻进行钻孔。
其不足之处在于:
1、安装在掘进机回转台上部,空顶距受限制,打不了低巷道锚杆。
2、锚杆钻机无自身旋转装置,打不了角锚杆。
3、没有利用掘进机截割部功能,打锚杆位置少。
4、主臂悬臂太长,稳定性不好。
5、只适用断面为矩形或梯形的巷道。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94242297.X)公开了一种掘进机载锚杆钻装机,钻装机中立柱设置在掘进机中主机架上回转机构内,主臂垂直于立柱设置,主臂由油缸支撑摆动,主臂前端设有推进机构。本实用新型取代了目前国内煤炭综掘中采用单体锚杆钻装机人工钻孔和安装锚杆,减少了空顶、帮时间,满足掘进空顶区的支护要求,保障了工人安全,提高了机械化程度。
其不足之处在于:
1、安装在掘进机回转台上,整机高度太高,影响掘进机工作性能。
2、主臂悬臂太长,稳定性不好。
3、整机上为单锚杆,工作效率低。
4、锚杆机工作位置高,适用巷道范围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95240096.0)公开了一种掘进机机载锚杆钻机,将液压站、操纵台、滑台油缸、立柱摆动油缸、主臂、支臂油缸等装在滑台上,滑台置于长滑道上,由滑台油缸推动作长距离运动,主臂前端设有钻架,两台锚杆钻机对称置于钻架上,立柱油缸两侧。该机具有定位和钻进速度快,不影响掘进机正常工作,有独立液压源和操作系统等优点。
其不足之处在于:
1、锚杆机有独立液压站,操作台等,造成一机上有两个液压站,成本大,占用空间也大。
2、主臂悬臂太长,稳定性不好。
3、整机高度太高,体积和质量太大,结构复杂,操作也不方便。
4、打不了角锚杆,适用巷道范围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02234476.4)公开了一种掘进机机载锚杆钻机,包括主臂,立柱及钻架,立柱设置在掘进机的伸缩油缸内,其上端部垂直铰接有主臂,钻架设在主臂的前端,所述主臂采用链板,且在主臂上设有回转机构,使得锚杆钻机在达到掘、锚同步作业的同时,实现全方位打孔、锚护功能;本钻机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工作状态安全,操作简便。
其不足之处在于:
1、锚杆机安装在掘进机回转台上,整机高度太高,影响掘进机性能。
2、主臂悬臂太长,稳定性不好。
3、打侧锚杆时无支护,工作时出故障率大。
4、锚杆机工作位置太高,不能适用低巷道锚杆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掘锚一体化的掘锚机,解决掘进机与锚杆机分体工作造成时间浪费以及人工打锚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该掘锚机可以大幅度提高掘进机及锚杆支护工作效率,极大地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掘锚一体化的掘锚机包括锚杆机和掘进机,锚杆机以掘进机截割部侧面销轴作支撑及定位安装,实现锚杆机与掘进机截割部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锚杆机与掘进机之间通过安装于截割部侧面的轨道滑动配合。
所述的锚杆机具有收缩折叠机构,收缩折叠机构设有伸缩油缸和垂直油缸,伸缩油缸一端与安装于轨道上的销轴铰连,另一端通过移动套筒与锚杆机铰连;垂直油缸一端与锚杆机铰连,另一端与伸缩油缸带动的移动套筒铰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0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