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擎进气调节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6549.1 | 申请日: | 2007-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葆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葆徕 |
主分类号: | F01M13/02 | 分类号: | F01M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俊波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 调节 系统 | ||
1. 一种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包括一引擎进气调节装置与一引擎的进气通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引擎进气调节装置含有:
一进气孔,连接一空气滤清器及该引擎的呼吸软管,并经由该引擎的呼吸软管与该引擎的曲轴室相通;
一出气孔,与该引擎的进气口相通;
一连接负压的细孔,与该引擎的进气口相通;及
一压力感应阀门,利用该出气孔与该连接负压的细孔提供压力差驱动,用以改变该进气孔与该出气孔之间的通路大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进气孔利用一三通接头连接该空气滤清器及该引擎的呼吸软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出气孔利用一三通接头同时连接该引擎的积极式曲轴箱通气装置与该引擎的进气歧管,然后经由该进气歧管与该进气口相通;或者,该出气孔直接与该进气口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负压的细孔经由该引擎的进气歧管与该进气口相通;或者,该连接负压的细孔利用一三通接头同时连接该引擎的积极式曲轴箱通气装置与该引擎的进气歧管,然后经由该进气歧管与该进气口相通;或者,该连接负压的细孔与该出气孔利用一三通接头连接而与该引擎的进气口相通;或者,该连接负压的细孔、该出气孔及该引擎的积极式曲轴箱通气装置利用一十字接头连接而经由该引擎的进气歧管与进气口相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压力感应阀门包括:
一壳体;
一阀门活塞,可滑动地容置于该壳体之内,含有一气密滑动部及一能与该壳体内部密合的部位;
一对弹簧,可弹性伸缩地容置于该壳体之内,并分别设置于该阀门活塞的两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进气孔设于该壳体的一端,且该出气孔设于该壳体的一侧。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门活塞能与该壳体内部密合的部位为一锥面。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一端还连接一阀门动作速度调整钮,用以调整该对弹簧其中之一的伸缩空间。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门活塞的气密滑动部之内设有一贮油池。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门活塞的气密滑动部设有一个以上油孔使该贮油池与该气密滑动部的表面相通。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门活塞的气密滑动部设有一个以上的环槽供套设一个以上的气密封环。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引擎进气调节装置的连接负压的细孔设于该阀门动作速度调整钮的中心。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阀门动作速度调整钮与该对弹簧之间上还包括一垫圈,利用该阀门动作速度调整钮的端部顶推该垫圈,再利用该垫圈顶推该对弹簧其中之一。
14.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于连接该阀门动作速度调整钮的相对端还连接一阀门开启幅度调整钮,用以调整该对弹簧其中之一的伸缩空间。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引擎进气调节装置的进气孔设于该阀门开启幅度调整钮的轴心位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引擎进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垫圈设于该阀门开启幅度调整钮端部,并利用该阀门开启幅度调整钮的端部顶推该垫圈,再利用该垫圈顶推该对弹簧其中的另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葆徕,未经陈葆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65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