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覆膜电气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8465.5 | 申请日: | 200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9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屋田弘志;乙幡牧宏;水田政智;金井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G9/00;H01M2/08;H01G9/08;H01M2/02;H01G9/12;H01M10/4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志湧;陆锦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设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覆膜电气设备,包括:
电气设备元件,其在内部积聚电能并能通过化学反应或者物理反应产生气体;
外壳膜,每一都包括热熔合树脂层,用于包围所述电气设备元件,使得所述热熔合树脂层沿着所述电气设备元件的外围彼此相对,以通过围绕所述电气设备元件的整个外围使沿着所述外围彼此相对的所述热熔合树脂层热熔合而形成的热熔合区域,来密封所述电气设备元件;
气体引导部分,其包括独立于其中容纳所述电气设备元件的空间的中空部分,用于将气体引导到与所述电气设备元件隔开的位置,所述气体引导部分与外部空气连通;以及
压力释放部分,通过将其中容纳所述电气设备元件的空间连接到所述中空部分而形成在所述热熔合区域的一部分中,用于优先于所述热熔合区域的其它区域剥离,以允许气体从其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覆膜电子元件,其中所述气体引导部分包括:
气体释放腔室,其形成在所述热熔合区域中作为中空部分的一部分,
和导管,其两端开口,夹在所述外壳膜之间并连接到所述气体释放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覆膜电气设备,其中所述导管通过热熔合粘接到所述外壳膜,并且至少与所述外壳膜的结合处的外围表面是由与包括所述热熔合树脂层的树脂相同类型的树脂构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覆膜电气设备,其中所述压力释放部分包括由交联树脂构成的交联结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覆膜电气设备,其中所述压力释放部分包括由所述热熔合区域的朝着其中容纳所述电气设备元件的空间延伸的部分形成的凸出的融合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覆膜电气设备,其中所述外壳膜形成有具有凹口部分的所述热熔合区域,其相对于其中容纳所述电气设备元件的空间形成凹口,并且所述凸出的融合部分定位在所述凹口部分中。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覆膜电气设备,其中所述压力释放部分由呈现出比包括被彼此相对的所述外壳膜夹着的所述热熔合树脂层的热熔合树脂更高熔点的树脂构成,并包括浸渍有热熔合树脂的至少一个薄层件。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覆膜电气设备,其中具有一个封闭端并形成有通过其侧表面的通孔的导管使这一个封闭端暴露于在彼此相对的所述外壳膜之间的其中容纳所述电气设备元件的空间,从外部封闭该通孔,并且与所述热熔合区域的其它区域相比以较小的剥离强度热熔合,由此使得所述导管作为包括中空部分的所述气体引导部分和所述压力释放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覆膜电气设备,其中所述导管至少在暴露于其中容纳所述电气设备元件的空间的部分中是由金属构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覆膜电气设备,其中所述导管是由金属构成的,并且所述导管和所述外壳膜通过金属粘接树脂热熔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覆膜电气设备,其中所属金属粘接树脂是与包括所述外壳膜的热熔合树脂层的树脂相同类型的改性树脂。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覆膜电气设备,其中所述导管是由与包括所述外壳膜的热熔合树脂层的树脂不同类型的树脂构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3的覆膜电气设备,其中在所述外壳膜粘接到所述导管之后,至少使所述导管粘接到其上的所述热熔合区域的区域交联。
14.根据权利要求2的覆膜电气设备,包括用于在所述外壳膜和所述导管的连接处将所述外壳膜推压向所述导管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84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