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暗扣型耐火砖组装的干熄焦炉斜道立柱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3588.3 | 申请日: | 200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48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平;潘立慧;李世明;吕永劲;盛军波;涂庆胜;朱天喜;邓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暗扣型 耐火砖 组装 焦炉 立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企业所用的大型干熄焦炉斜道立柱,具体地指一种暗扣型耐火砖组装的干熄焦炉斜道立柱。
背景技术
干熄焦是钢铁冶炼企业在干熄焦炉中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该方法能充分利用红焦显热,明显提高焦碳质量,同时有效节约能源,大幅降低有害物质排放,维护大气环境。目前,在国内处理能力120t/h以上的大型干熄焦系统中,影响产能发挥的限制性环节均为干熄焦炉斜道立柱破损。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干熄焦系统为例,其1#干熄焦系统设计焦碳处理能力为140t/h,从2003年12月投产到2006年3月期间,因干熄焦炉斜道立柱耐火砖破损而停炉检修4次,共计150天。科研人员通过对干熄焦炉斜道立柱耐火砖砌体的破损情况调查、工况分析和试验得知:干熄焦炉斜道立柱既要承受上部砌体和焦碳的巨大荷载,又要承受焦碳蠕动的挤压,以及300~1000℃温度波动所产生的热应力,不仅其耐火砖的质量要求得到充分保证,而且其耐火砖的组合结构形式更是至关重要。
但现有干熄焦炉斜道立柱的结构大多采用新日铁公司的传统设计,其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斜道立柱砌体耐火砖组合端部的错缝太小,并常常在纵向形成通缝,导致斜道立柱正面的直立缝容易裂开。二是各块耐火砖受力面的勾舌设计过大,部分砖型的勾舌表面积占整个受力面的56%,使耐火砖上下层之间受力面积大幅减少,导致耐火砖内部应力过于集中,容易形成断裂、破损。三是同一层耐火砖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较差,容易造成斜道立柱从中部裂开崩塌。四是由于整个上部荷载分别由下部一定数量的斜道立柱承受,如果其中一个子立柱损坏,则其相应两侧子立柱的荷载将大幅增加,更易造成整个斜道立柱损坏。因此,现有斜道立柱的使用寿命非常短,极大地限制了干熄焦系统产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干熄焦炉斜道立柱砌体容易开裂、破损、崩塌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能大幅提高使用寿命的暗扣型耐火砖组装的干熄焦炉斜道立柱。
斜道立柱砌体结构的稳定性是影响整个干熄焦炉寿命的重要因素,而其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取决于各耐火砖的连接结构,即砖与砖之间、层与层之间的铆接方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暗扣型耐火砖组装的干熄焦炉斜道立柱,包括一圈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且自下而上逐渐向轴心线倾斜的子立柱,所述子立柱由若干层在高度方向上呈交替布置的双排耐火砖砌体和单排耐火砖砌体组成,所述双排耐火砖砌体由若干块在长度方向上朝轴心线延伸、在宽度方向上并列布置的两排耐火砖组成,所述单排耐火砖砌体由若干块在长度方向上朝轴心线延伸、在宽度方向上单列布置的一排耐火砖组成,所述同一层相邻耐火砖之间通过凸舌和凹勾扣合连接,所述上下层相邻耐火砖之间通过子扣和母扣嵌置连接,且所述上下层相邻耐火砖的砖缝交错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斜道立柱砌体的各块耐火砖在同一层上采用扣合结构的勾舌锁紧,砖与砖之间的牵制作用强。所设计斜道立柱砌体的各块耐火砖在上下层之间交错搭接布置,并采用嵌合结构的子母扣定位,不仅其所占用的受力面比例小、而且增加了上下层耐火砖之间的平面接触面积,使其受力更均匀,单位面积的压强大幅降低。同时,既大幅减少了砌体砖缝,又进一步加强了上下层以及同一层砖与砖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采用暗扣型勾舌和子母扣有机地将各块耐火砖连锁为一体,使得斜道立柱砌体的整体稳定性大大增强,进而使其工作寿命得到大幅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容易,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暗扣型耐火砖组装的干熄焦炉斜道立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斜道立柱中的子立柱的立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子立柱中的双排耐火砖砌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子立柱中的单排耐火砖砌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同一层相邻耐火砖之间的勾舌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下层相邻耐火砖之间的子母扣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3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染布机
- 下一篇:一种增加串行总线传输距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