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行玉米收获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1799.3 | 申请日: | 200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07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源;纪风强;汪文斌;张延成;石伟伟;吴立军;代国辉;高凯;李锐敏;赵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43/08;A01D82/00;A01B49/04;A01B63/1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12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收获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收获玉米的多行玉米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的方便性和高效性,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农田中的玉米收获作业中。当前使用的两行以上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收获方式都为摘穗板式,其收获果穗中断秸秆多,含杂率较高,适应范围小,其用于贮集玉米果穗的果穗箱卸粮支点太低,会导致卸粮不到位,影响作业效率,其果穗输送流程中的输送环节也较多,易造成果穗破碎和籽粒损失。并且当前玉米联合收割机上采用升降液压油缸直接作用于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方式,通过升降液压油缸直接提升茎秆粉碎还田装置,这种结构将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重力完全作用于升降液压油缸,油缸受力大,容易损坏,并且对于茎秆粉碎还田装置提升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多行玉米收获机,其用于提升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液压油缸受力小,不易损坏,并且对于茎秆粉碎还田装置提升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行玉米收获机,包括玉米收获机机体,机体上设有摘穗台、果穗箱和动力装置,所述摘穗台和果穗箱之间设有果穗升运装置,所述机体的底部设有茎秆粉碎还田装置,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提升摇臂,所述提升摇臂一端与机体之间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摇臂另端与所述茎秆粉碎还田装置之间设有挠性提升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摘穗台与机体成T型配制,所述摘穗台包括摘穗机架、分禾器和三对摘穗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果穗升运装置包括所述摘穗台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升运器,所述机体上设有连接两第一升运器和果穗箱的第二升运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果穗箱通过枢轴设于所述机体上,所述果穗箱上位于枢轴上方与机体之间设有液压装置推动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挠性提升带为链条、钢丝绳索或皮带。
上述技术方案的多行玉米收获机,由于是采用了包括玉米收获机机体,在机体上设有摘穗台、果穗箱和动力装置,在摘穗台和果穗箱之间设有果穗升运装置,在机体的底部设有茎秆粉碎还田装置,而机体上还设有提升摇臂,所述提升摇臂一端与机体之间设有液压装置,在摇臂另端与茎秆粉碎还田装置之间设有挠性提升带,这样的结构,通过液压装置作用于摇臂的一端,使摇臂转动,从而通过摇臂的另端带动与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相连接的挠性提升带,从而达到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升降,将茎秆粉碎还田装置的重力转移到了摇臂和摇臂轴上,大大减小了液压装置的受力。采用摘穗台与机体成T型配制,并且摘穗台包括摘穗机架、分禾器和三对摘穗辊,有效的降低了玉米果穗的含杂率,并可实现不对行收割。而果穗升运装置包括摘穗台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升运器,机体上设有连接两第一升运器和果穗箱的第二升运器,减少了果穗输送环节,使果穗输送更加顺畅,降低了果穗及籽粒破碎。果穗箱通过枢轴设于机体上,而在果穗箱上位于枢轴上方与机体之间设有液压装置推动装置,即采用了操纵上支点反转卸粮方式,增大了卸粮高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多行玉米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61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防渗漏防粘连的医用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