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壳体二次电池极柱密封绝缘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8600.1 | 申请日: | 200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卢世刚;庞静;杨娟玉;金维华;刘莎;阚素荣;蔡振平;李文忠;张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06;H01M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壳体 二次 电池 密封 绝缘 结构 | ||
1、一种金属壳体二次电池极柱密封绝缘结构,包括二次电池的金属壳体电池盖(4)及极柱(1),二者间置有一绝缘垫(2),其特征在于:在电池盖内侧与极柱间由内至外还垫有绝缘垫(5)和O型密封圈(3),O型密封圈(3)高于绝缘垫(5)并在使用状态下呈挤压变形态;电池盖(4)外侧与压紧用极柱紧固螺栓(7)之间配有T型绝缘垫(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体二次电池极柱密封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柱(1)和电池盖(4)的材料是金属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体二次电池极柱密封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垫(2)、(5)及T型绝缘垫(6)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聚氯乙稀绝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壳体二次电池极柱密封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O型密封圈(3)的材料为聚丙烯酸脂、三元乙丙或氟胶、聚氨脂特种橡胶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86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