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微细化气体或液体分子的流通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9945.0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4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瑞福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达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微细 气体 液体 分子 流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流通管,尤指放置在一盛装有一种能量液体的容器于该流通管内,而使得经过流通管的气体或液体分子都能微细化。
背景技术
由于世界上的能源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能源情况下,将能源发挥到最大的用途,将是现代科技研究的重点之一。
其中若能将油类制品(如:石油或是天然气)内的分子微细化后,将可促使该油类制品燃烧的更加完全,进一步提供电机类设备等更多的动力来源,而减少油类制品因为燃烧不完全所造成的浪费。
此外,若能将我们平常引用的自来水分子经过微细化处理后,将可提高我们饮用水的口感,进一步达成让饮用者感觉到“水好喝”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创作人有鉴于目前的环境资源有限,因此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至最大的效益,将是现今科技极为重要的课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具有微细化气体或液体分子的流通管,该能量液体将可使通过的气体或液体分子微细化,当石油等液态或气态能源流经该流通管时,将使石油内的分子微细化,进一步促使石油能够燃烧完全,此外,若将饮用水通过该流通管,亦使该水分子微细化,进一步增加甘甜的口感。
为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一中空管,其两端分别具有一开孔,而使得气体或液体可由一端的开孔流往另一端的开孔;
至少一盛装有一种能量液体的管状容器,该管状容器装设在该中空管内;
两固定座,分别穿设在该管状容器上,该固定座具有至少一圆形片体与多个脚架,该圆形片体的外径与该中空管的内径匹配,且该圆形片体上形成有多个流通孔,该脚架等间隔设在该圆形片体上,使该固定座可稳固地设置在该中空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使用者欲利用本实用新型时,可直接令气体或液体由该中空管一端的开孔流入该中空管后,由于该气体或液体须先通过该圆形片体的流通孔,因此可增加气体或液体通过该中空管的时间,进一步使该气体或液体内的分子能够充分地微细化后再由该中空管另一端的开孔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与分解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有:
一中空管10,于本实施例中,该中空管10的一端形成一开口11,该开口11上螺设有一侧盖12,该侧盖12与该中空管10另一端的封闭端上分别具有一开孔13,而使得气体或液体可由一端的开孔13流往另一端的开孔13;
至少一盛装有能量液体的管状容器20,该管状容器20装设在该中空管10内;
两固定座30,分别穿设在该管状容器20上,该固定座30具有至少一圆形片体31与多个脚架33,该圆形片体31的外径与该中空管10的内径匹配,且该圆形片体31上形成有多个流通孔32,该脚架33等间隔设在该圆形片体31上,使该固定座30可稳固地设置在该中空管10内。
请再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当使用者将本实用新型与一油路管线或是饮用水管路连接时,可使石油或是饮用水由该中空管10一端的开孔13流入该中空管10内,且通过该圆形片体31的流通孔32,因此,增加石油或是饮用水通过该中空管10的时间,进一步使石油或是饮用水内的分子能够充分地微细化后再由该中空管10另一端的开孔13流出。
请配合参阅图4、图5与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分解图与剖面图。于本实施例中,该中空管10两端分别形成一开口11,该开口11上亦螺设有侧盖12,且该侧盖12上具有一开孔13,此外,于本实施例中,该固定座30具有两圆形片体31,且两圆形片体31以脚架33连接,而使该管状容器20能够更加稳固地设于该中空管1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瑞福,未经黄瑞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