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鼓式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9830.3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4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梶原胜治;朱自平;朱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亚太特必克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6 | 分类号: | F16D65/06;F16D5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120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鼓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鼓式制动器工作时,通过旋转凸轮轴顶开两个制动蹄,使制动蹄和制动鼓接触以达到制动的目的,此时回位弹簧随着制动蹄的张开而伸长。当完成制动时,就需依靠回位弹簧的拉力将两个制动蹄拉回到非工作位置,使制动蹄与制动鼓脱离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回位弹簧失效的概率很高,综合分析后发现造成回位弹簧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弹簧在伸长过程中夹杂了异物导致无法缩短,不能使制动蹄回到非工作位置。由于制动时回位弹簧随着制动蹄的张开而被拉长,弹簧各圈之间的距离就会加大,如果这时有坚固的异物掉入该间隙中,回位弹簧就会无法回到正常长度,也就无法保证能够使制动蹄回到非工作位置,从而导致制动器失效。二是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不断颠簸,制动器也会随着车辆一起震动,回位弹簧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和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而造成表面或内部损伤,时间长了以后会发生弹簧断裂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弹簧由于异物卡入或由于弹簧表面磨损断裂而造成的回位弹簧失效的缺陷,提高鼓式制动器工作可靠性的鼓式制动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鼓式制动器,包括连接在制动蹄上的回位弹簧,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回位弹簧保护装置,所述回位弹簧保护装置为箍在回位弹簧表面的可径向扩张的C型的弹性套。
优选的,所述弹性套的长度与回位弹簧原始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弹性套为钢套。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不论回位弹簧是处于伸长还是缩短状态弹性套都可以紧紧的箍在回位弹簧的表面,从而使异物进入回位弹簧圈与圈间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时在回位弹簧与别的零部件碰撞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了回位弹簧因碰撞而断裂的可能性。采用了该装置后,回位弹簧发生失效的概率大大降低,制动器总成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未装弹性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装上弹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弹性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鼓式制动器,图中11为制动蹄,13为连接在两制动蹄11上的回位弹簧,在回位弹簧13外表面还箍有一个可径向扩张的C型的弹性套14,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该弹性套可以为钢套,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作,其长度与回位弹簧原始状态的长度相等。该长度也可略小于回位弹簧原始状态的长度,这样不论回位弹簧是处于伸长还是缩短状态弹性套14都可以紧紧的箍在回位弹簧13的表面,从而使异物进入回位弹簧圈与圈间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时在回位弹簧与别的零部件碰撞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了回位弹簧因碰撞而断裂的可能性。采用了该装置后,回位弹簧发生失效的概率大大降低,制动器总成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亚太特必克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亚太特必克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梳机圈条传动缓冲装置
- 下一篇: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