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流化—密实移动床吸附—再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8074.2 | 申请日: | 200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9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伯毅;蔚龙凤;周建国;陈乡;孙全庆;许根福;刘文华;刘胖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08 | 分类号: | B01D53/0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1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化 密实 移动 吸附 再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污染防治及资源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吸附法净化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废水处理,一般使用密实移动床离子交换装置,在这类装置中空塔流速一般大于终端流速,且主要适用于低浓度大产量的吸附原液。密实移动床内树脂被限制在封闭的塔体内,没有自由移动空间,上排液筛为压力式,借进液压力排出塔外。下进液结构简单,一般为单管—锥帽布液。在低进液流速即小于树脂颗粒终端流化速度(u<ut)的进液条件下,密实移动床布液不均匀且容易产生沟流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塔流速较低,原始溶液所含特定去除物质或回收物质的浓度高,树脂周转量大、周期短等条件下的微流化—密实移动床吸附—再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流化—密实移动床吸附—再生装置,它包括吸附塔、再生塔、第一个多功能树脂转移罐、第二个多功能树脂转移罐以及全自动系统控制,第一个多功能树脂转移罐的进料孔与吸附塔的树脂排出孔连接,第一个多功能树脂转移罐的排料孔与再生塔的树脂加入孔连接,第二个多功能树脂转移罐的进料孔与再生塔的树脂排出孔连接,第二个多功能树脂转移罐的排料孔与吸附塔的树脂加入孔连接,其特征在于:吸附塔和再生塔均包括饱和(贫)树脂段、吸附(再生)段、吸附剂压实床层和开放式受料段;吸附塔和再生塔设有多孔排管布液装置和辅助进液装置;吸附剂压实床层下部设有等压排液装置;开放式受料段部分设有高位溢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适应原始溶液所含特定去除物质或回收物质的浓度高,树脂周转量大、周期短的要求。采用多孔排管进液方式,在吸附塔和再生塔塔体下部1/5以下保持微流化状态,可使进液流速在低于终端流速的情况下实现布液均匀,保证液体在整个截面上均匀分布上升。等压排液装置,排液能力大,操作稳定维修方便。采用开放式受料,结构简单,并可稳定操作。多功能树脂转移罐除能进行大量的树脂转移外,因设有上、下排液装置,还可担负树脂洗涤、转型、预热及冷却等多种功能。本装置采用全自动控制,效率高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微流化—密实移动床吸附—再生装置示意图;
图2为吸附(再生)塔主视图;
图3为吸附(再生)塔俯视图;
图4为吸附(再生)塔A-A剖面图;
图5为吸附(再生)塔B-B剖面图;
图6为多功能树脂转移罐主视图;
图7为多功能树脂转移罐俯视图。
图中,1吸附塔,2第一个多功能树脂转移罐,3再生塔,4第二个多功能树脂转移罐,5中间贮槽,6中间贮槽,7中间贮槽,8自吸泵,9中间贮槽,10自吸泵,11中间贮槽,12自吸泵,13多功能树脂转移罐上排液装置,14多功能树脂转移罐下排液装置,15锥体,16多孔排管布液装置,17塔体,18倒U形管,19环形排液槽,20等压排液筛,22高位溢流筛。
其中,a多功能树脂转移罐仪表孔,b多功能树脂转移罐排料孔,c多功能树脂转移罐安全阀,d多功能树脂转移罐输送介质入口,e多功能树脂转移罐进液孔,f多功能树脂转移罐上排液孔,g多功能树脂转移罐下排液孔兼进液孔,h多功能树脂转移罐进料孔,i吸附(再生)塔进液孔,j吸附(再生)塔辅助进液孔,k吸附(再生)塔事故孔,m吸附(再生)塔树脂排出孔,r吸附(再生)塔仪表孔,s吸附(再生)塔备用孔,t吸附(再生)塔树脂加入孔,u吸附(再生)塔通风孔,v吸附(再生)塔视镜孔,f1-6吸附(再生)塔排液孔,n1-2吸附(再生)塔取样孔,p1-p11吸附(再生)塔视镜,q吸附(再生)塔溢流孔,x吸附(再生)塔排液孔,y吸附(再生)塔测温孔,I吸附(再生)塔饱和(贫)树脂段,II吸附(再生)段,III吸附剂压实床层,IV开放式受料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8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生物柴油的新型复合固态催化剂
- 下一篇:“V”字形注射器针头卸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