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客车车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2534.2 | 申请日: | 200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79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胡景涵;王晓鲁;李晨;高振波;王守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慕白 |
地址: | 25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客车 车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车体结构,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客车车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乘客对城市公交客车内部站乘空间舒适度要求日益增强。现有的公交车,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士或儿童上下车,将车体底盘的前部高度降低,更加接近地面,这样乘客在上车和下车时更加方便,而无需登过多或过高的台阶。但由于受现有的城市公交客车底盘后部的车桥高度的影响,特别是后桥高度的影响,同时位于车体后部的传动轴,减震装置的影响,决定了现有的城市公交客车内部空间高度,特别是车体后部高度提高受到了制约,有的发动机后置的公交车其发动机也位于底盘的后部,使得底盘后部无法向前部那样将高度降低,这样就形成了车体的前部空间大,而车体后部因为底盘后部无法降低而空间过小的问题,使乘客站乘时要弯腰或低头,给乘车的舒适度带来影响。现有公交车上普遍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客车车体结构,将车顶的后部高度提高,相应的增大车体后部的高度,这样,在乘客乘车时就不会因为车体后部的高度过低而要低头或弯腰,提高了站乘的舒适度。
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客车车体结构,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位于车体的下部,所述底盘后部的高度高于底盘前部的高度,还包括车顶,所述车顶位于车体的上部,所述车顶后部的高度高于车顶前部的高度。
本发明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车顶后部与底盘后部相对应,车顶前部与底盘前部相对应;
在所述车顶前部上装有排气装置和/或空调装置,安装所述排气装置和/或空调装置后的车顶前部,其高度与所述车顶后部的高度相同;
所述车顶后部与前部的高度差大于等于底盘后部与前部的高度差;
所述车顶后部与前部的高度差小于等于底盘后部与前部的高度差;
所述底盘后部与前部的高度差为30厘米,所述车顶后部与前部的高度差为30厘米;
所述底盘后部与前部的高度差为30厘米,所述车顶后部与前部的高度差为40厘米;
所述底盘后部与前部的高度差为30厘米,所述车顶后部与前部的高度差为20厘米。
采用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车顶的后部高度提高,相应的增大车体后部的高度,在乘客乘车时不会因为车体后部的高度过低而要低头或弯腰,使车体前部与后部的空间都非常适合乘客站乘,提高了乘客站乘的舒适度,在增加车体空间的同时,还拓展了乘车的视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右侧正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改进的客车车体结构,包括底盘2,所述底盘2位于车体的下部,所述底盘后部22的高度高于底盘前部21的高度,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底盘前部与后部的高度差为30厘米。底盘前部21的高度降低,更接近地面,便于乘客上下车。还包括有车顶1,所述车顶1位于车体的上部,所述车顶后部12的高度高于车顶前部的高度,与车顶前部11的高度差为30厘米。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相应的拉高车体后部的空间,提高乘客站乘时的舒适度。
按照本发明提供另一优选实施例:在所述车顶前部11上装有换气装置和/或空调装置,对车体内部进行空气调节和温度调节,安装所述排气装置或空调装置后的车顶前部11,其高度与所述车顶后部12的高度相同,这样使得车体整体外形看上去美观的同时增加车体的空气调节和温度调节功能。
由于受现有公交客车底盘后部的车桥高度的影响,特别是后桥高度的影响,还有传动轴,减震装置的影响,决定了现有的公交客车内部空间高度提高受到了制约,特别是车体后部空间的提高受到制约。还有些发动机后置的公交车其发动机也位于车体后部,更加限制了车体底盘的后部不能向前部那样将高度降低。所以在底盘后部降低高度存在实际困难的情况下,本发明将车顶后部抬高,达到增加车体后部空间的目的。上述车顶前部与后部的高度差可以与底盘前部与后部的高度差相同,也可大于或小于该高度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2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油机流量计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用于具有凸的滑轮轮盘的变速器的传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