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架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器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1984.1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5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庭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庭利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31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轮 摩托 车前 减震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架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器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架三轮摩托车前减震总成存在的不足:底筒口部采用挤压工艺收口,容易发生油封变形和平垫圈中心偏移,造成平垫圈与叉管的局部摩擦,使其损坏,甚至出现漏油现象,失去减震作用;二是减震弹簧承载能力差,减震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架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器总成,它承载能力强,减震效果好,性能稳定可靠;零部件拆卸更换方便,产品合格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架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器总成,包括三角板、通过螺钉和堵头连接在三角板左边和右边的叉管、设在叉管上部内的第一压缩弹簧、设在叉管下部内并与第一压缩弹簧的下端接触的活塞机构、通过导向套和限位套与叉管配合的底筒、连接在底筒下部的限位块和支承头,在底筒的中上部固定连接一弹簧座,第二压缩弹簧设在底筒的上部,其下端与弹簧座接触,在第二压缩弹簧和底筒之间设有弹簧内套;在底筒与叉管之间的导向套的上端设有“O”形密封环,在“O”形密封环之上设有碟形垫圈,在碟形垫圈之上设有油封,在油封之上设有平垫圈,其特征在于:在平垫圈之上设有弹簧挡圈,弹簧挡圈与底筒口部内的环槽配合;防尘盖扣在弹簧内套的上端。
在底筒口部内加工一道环槽,弹簧挡圈与其配合,将平垫圈、油封、碟形垫圈和“O”形密封环压紧,既使其不漏油,又保证平垫圈的中心不偏移,避免了对叉管外壁的局部摩擦,延长使用寿命。此外,第二压缩弹簧采用65Mn的弹簧钢条制作,并将直径加大到8-9毫米,以增强承载能力,提高减震效果。
所述的一种高架三轮摩托车前减震器总成,其活塞机构由活塞座和活塞座油封、活塞杆、套在活塞杆上的第三压缩弹簧和固定环组成,活塞杆的下端与连接在支承头上的活塞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底筒口部内加工一道环槽,弹簧挡圈与其配合,将平垫圈、油封、碟形垫圈和“O”形密封环压紧,既使其不漏油,又保证平垫圈的中心不偏移,避免了对叉管外壁的局部摩擦,延长使用寿命;承载能力强,减震效果好,性能稳定可靠;零部件拆卸更换方便,产品合格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将由活塞座21和活塞座油封22、活塞杆23、套在活塞杆上的第三压缩弹簧24和固定环25组成的活塞机构装在叉管4内的下部,第一压缩弹簧5装在叉管内的上部,其下端与活塞机构的上端接触,活塞机构的活塞杆23的下端与连接在支承头10上的活塞螺栓26连接;
将底筒8通过导向套6和限位套7与叉管4配合,底筒8的下端内壁与支承头10固定连接,限位块9固定连接在底筒的下部,弹簧座11固定连接在底筒的中上部,第二压缩弹簧12安装在底筒的上部,其下端与弹簧座接触,并将弹簧内套13安装在第二压缩弹簧和底筒之间;
将“O”形密封环14安装在底筒与叉管之间的导向套6的上端,碟形垫圈15安装在“O”形密封环之上,油封16安装在碟形垫圈之上,平垫圈17安装在油封之上,弹簧挡圈18安装在平垫圈之上,弹簧挡圈并与底筒口部内的环槽19配合,防尘盖20扣在弹簧内套13的上端;
将左边和右边的叉管4分别通过螺钉2和堵头3连接在三角板1即可。
采用弹簧挡圈挡住平垫圈,不仅避免了挤压封口工艺容易使油封变形和平垫圈中心偏移的缺陷,而且拆卸方便,产品的合格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庭利,未经胡庭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1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