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栖车用履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9002.5 | 申请日: | 200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15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贾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文良 |
主分类号: | B62D55/20 | 分类号: | B62D5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栖 履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地面接触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专用与水陆两栖车车轮的环形履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的越野车辆主要分为履带式和轮式两种,轮式车辆造价低,使用灵活,保养性好,装备数量远远大于履带式车辆,但是,轮式车辆的最大缺点就是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小,越野性能不强,因而有时根本无法伴随履带式主战车辆进行行驶,为了弥补轮式车辆的不足,提高轮式车辆的越野性能,提高整个越野团队的效能,各国普遍采用增加车轮数量,加装气压中央调节系统等措施来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但这种调整是有一定限度的,如使用气压调节系统时,低气压状态比正常情况的接地面积增加近一倍,如需再进一步增加轮胎则不能承受。另外越野车和一些经常野外作业的轮式车也需要提高其越野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履带牢固度低、越野性能差、灵活性能差、安全程度低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牢固度高、越野性能好、灵活性能好、安全可靠的水陆两栖车用履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履带由若干块矩形节状带组合而成,每条节状带侧面设置有一个诱导体,节状带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装置。若干块矩形节状带通过节状带之间设置的活动连接装置相互连接,围成环状,保护在轮胎外侧,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的履带整体成环状。环状履带完全覆盖车轮表面,其保护面积大,安全程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每条节状带下表面设置有一个凸体,所述凸体中段设置有凹面。有效地增大了履带表面摩擦力,更适用于水陆两栖车在特殊路面条件下的行驶。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体两端与履带侧壁之间设置有凹槽。为了满足不同路面条件的行驶,凸体两端设置有凹槽,增加了附着力,减轻了车体重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连接装置系在每块节状带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带有销孔的插销;在所述插销中设置有销柱。两块节状带之间采用活动连接,增加了其灵活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诱导体呈梯形,其采用尼龙材料一体制成。其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牢固度高、越野性能好、灵活性能好、安全可靠等特点;尤其是牢固度高、越野性能好、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陆两栖车用履带的一块节状带的一种立体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陆两栖车用履带的一块节状带的另一种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水陆两栖车用履带由若干块矩形节状带1组合而成,履带整体呈环状。每块节状带侧面设置有一个诱导体2,诱导体呈梯形,其采用橡胶材料一体制成。两块节状带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带有销孔5的插销6,两块节状带上设置的插销两两对映,在插销的销孔中设置有销柱。每块节状带外表面设置有一个凸体,该凸体中段设置有一凹面3;凸体两端与履带侧壁之间设置有凹槽4。
使用时,将节状带之间的插销两两对映,将所有销孔相互对齐,再将销柱插入销孔当中,将节状带两两连接,围成环状,包围在水陆两栖车轮胎外表面,即可实现了水陆两栖车用履带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文良,未经贾文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9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掩模和曝光方法
- 下一篇:液体排出记录头及喷墨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