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爬行玩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7154.3 | 申请日: | 2006-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69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佑权 |
主分类号: | A63H15/02 | 分类号: | A63H1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265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爬行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涉及一种可在倾斜表面上移动的爬行玩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玩具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发出一些访生玩具,通过模访爬行类动物的动作增加玩具的趣味性。比如1992年12月23日公告的中国专利文献CN2125435即公开一种新型蠕动玩具,其是在现在可于倾斜表面上翻转的软性塑料玩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以多个硬质构件铰接组合成具有多个摆动关节之人形、动物形或其他形状的本体,再于各主要构件之端部固设具有粘性的软性塑料,这样当将该本体丢掷于光滑的斜面或垂直平面时,各软性塑料粘附于光滑面上并借助重力作用使本体依关节之摆动而缓慢地作向下爬行动作,该种新型蠕动玩具虽然在趣味性及娱乐性方面得到改进,但当该种结构应用于乌龟、甲壳虫之类的访生玩具的,访生效果不够逼真,趣味性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访生效果逼真、趣味性强的爬行玩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爬行玩具,包括支架、横轴、轴套、若干粘性塑料球,所述横轴的两端设于支架上,所述轴套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横轴上,所述各粘性塑料球分别固设于所述轴套的外侧壁上。
上述爬行玩具,所述轴套与粘性塑料球之间设有支臂。
上述爬行玩具,所述支臂至少为四个,且每二个支臂呈圆周方向设于轴套上,两列支臂沿圆周方向错开10°至90°。
上述爬行玩具,所述支臂为六个,且每三个支臂呈圆周方向设于轴套上,两列支臂沿圆周方向错开10°至90°。
上述爬行玩具,所述两列支臂之间相邻两个支臂的夹角为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支架被设置成乌龟、甲壳虫等爬行动物的外形时,其在倾斜表面上爬行的动作由于各粘性塑料球与倾斜表面接触部分高度不一致从而呈现出支架摇摇晃晃的逼真访生效果,从而大大增加爬行玩具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实施例去掉支架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图3,实施例公开一种爬行玩具,其包括支架1、横轴2、轴套3、支臂4、六个粘性塑料球5,其中,所述支架1包括底板11及设后所述底板11上的甲壳虫壳体12,所述底板11中部设有一方形开口,开口的两个相对侧边设有开孔111,所述横轴2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开孔111上,轴套3可转动地设于横轴2上,所述轴套3包括两个并列的轮毂31,沿每个轮毂31的圆周方向均布有三个开口,所述两个轮毂31之间相邻开口的夹角为60°,每个开口上固设有支臂4,每个支臂4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所述粘性塑料球5,从而两列支臂上相邻两个支臂4的夹角为60°。
当把该爬行玩具置于光滑的倾斜表面时,由于重力作用,轴套3将相对于横轴2发生转动,由于两列轮毂31上的粘性塑料球5不同步,从而横轴2轴向两端相对于倾斜表面的高度不一致,表现在壳体横向两侧在爬行过程中一高一低交替出现的结果,从而达到访生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粘性塑料球也可以直接设于轮毂31上,从而可以省去支臂4,同样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另外,所述每一列轮毂上的支臂并不限于2根,3根或者4根甚至更多也可以,只是玩具爬行时摇摆的辐度减小而已。且两列支臂之间相邻两个支臂的夹角不限于60°,也可以是其它角度,其效果是一样的。所述支架也可以设置成乌龟或者其它爬行类动物壳体的形状,从而可以达到更逼真的访生效果,增加玩具的趣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佑权,未经张佑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7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驱动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用户侧电网环保节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