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便携式逆变电源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2720.1 | 申请日: | 200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翁永凤;朱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速能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44 | 分类号: | H02M7/44;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便携式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源,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可移动便携式逆变电源。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计算机、通信设备、网络系统、移动基站等设备在市电供应故障时,仍能继续正常工作,出现了很多电源保障的技术,例如不间断供电电源(UPS),它的原理是将由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输入逆变器转换为与市电类似的交流输出,连续为负载提供电能,保持负载的持续工作;当市电故障排除后,可以恢复对直流电池的充电。
但目前本领域公开的产品,因为体积大、重量高,在野外不便携带移动,尤其是在高山作业时会因此危害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一般的UPS只有在常温环境的使用,户外低温环境,雨、雪天气等恶劣气候下使用则表现为性能不稳定。并且还存在以下局限:
受到电池技术局限,容量不够大,导致电源供电时间受局限;
电池安全性不高,导致危险发生;
电池充放电复用寿命低,导致电源整体性价比降低;
逆变器输出不标准,容易使接入的市电产品处在不良工作状态;
尤其无法长时间脱离持续交、直流供电系统的支持,在野外或流动作业施工时对设备或工具提供10几分钟或不足1小时的持续电力支持,即使勉强外接额外的蓄电池凑成临时的UPS系统也只能解决一时所需,同时这样的临时系统又存在极大的不安全性和不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移动便携式逆变电源。本实用新型可以替代传统UPS逆变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力持久,电池充放电复用寿命长,输出标准稳定等优点,更加适合做为随身电源携带外出作业,能适应野外和移动作业,可以安全便捷、长时间为设备和工具提供电力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可移动便携式逆变电源,包括充电装置、电池装置、逆变器。充电装置能起到稳压的作用,可以防止输入电压突变损坏设备,其输入端Vi与交、直流供电系统连接,将供电系统电力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输出至电池装置并对其充电;电池装置向逆变器输出直流电;逆变器输出端Vo1则与交流电负载连接;所述的电池装置由一个或多个电池电芯组合构成,所述的电池电芯可以是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电芯,还可以是其他大容量离子电池电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池装置输出端还设有一个或多个直流供电端Vo2,可以为直流负载提供电力。直流供电端Vo2配备各种直流电源插孔和USB端子,适用于各种接口的直流负载。
所述的充电装置的另一输出端还直接与直流供电端Vo2相连,当与交、直流供电系统正常连接时,保持对电池装置充电,并取代电池装置向逆变器和Vo2供电;当交、直流供电系统故障或连接断开时,由电池装置向逆变器和Vo2供电。车载12v电源就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供电系统,利用车载电源不仅可以直接通过逆变输出支持交流负载工作,还可以对电池装置进行充电。
逆变器输入端设有开关K控制逆变器工作或释放,以避免空闲状态时因逆变器自身运作而白白消耗电池电力。充电装置的输入端Vi是通过保险丝B1接入交、直流供电系统的。所述直流供电端Vo2的通过保险丝B2向直流负载供电。
所述的高频直流逆变器可以是修正正弦波逆变器,也可以是纯正弦波逆变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逆变器。逆变器输出端Vo1也配备了各种型号的交流电源插孔,适用于各种接口的交流负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外形美观大方,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电池容量足够大,供电时间更加长,并且能提高电池充放电的复用寿命,使得电源整体性价比增加;逆变器输出也更为纯净,保证了负载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输入输出双保险丝结构,确保了本实用新型产品自身运行的安全以及所负载设备的安全;尤其采用大功率电池电芯的组合,脱离市交、直流供电系统支持的情况下,可以随身携带,在野外或流动作业施工时对设备或工具能提供长达1-2小时以上时间的持久电力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所描述之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速能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速能互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2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源道路分导警示突起路标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的立体显示光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