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8540.6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2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金波;戴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J&D易多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Q7/22;H04L12/28;G06K19/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赤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移动 通信 服务 系统 | ||
1.一种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因特网加密与可以通过因特网加密进行传输交换信息数据的外界系统进行传输交换信息数据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平台;设有无线接口与无线接口相应的软件模块的手机,以及设置在该手机内部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应用软件,该手机通过移动运营商系统与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平台进行传输并交换数据信息;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万用卡,该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万用卡通过无线加密与手机内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应用软件进行传输并交换数据信息;与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万用卡进行传输交换数据信息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标签;与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万用卡进行传输交换数据信息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读卡机,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读卡机读取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万用卡中的内容,或者向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万用卡中写入数据信息,并且该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读卡机通过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中间件与商家管理系统连接并进行传输交换数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平台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硬件系统包括大型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服务器、路由器、因特网伺服器、网络切换器,软件系统包括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平台数据库、网络支持系统、安全软件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平台包括进行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数据处理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数据处理功能模块、进行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系统管理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系统管理功能模块、进行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用户管理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用户管理功能模块、以及进行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服务商和客户管理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服务商和客户管理功能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因特网加密与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平台传输交换信息数据的外界系统包括移动运营商系统、金融机构系统、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的因特网站以及商家管理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商家管理系统包括零售商管理系统、媒体广告商管理系统、生产商管理系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中设置的无线接口为蓝牙接口,与无线接口相应的软件模块为蓝牙软件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中设置的无线接口为红外接口,与无线接口相应的软件模块为红外软件模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该手机内部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应用软件通过空中下载技术与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平台交换信息数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内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应用软件通过无线保真技术与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万用卡进行传输并交换数据信息,并通过手机界面与手机用户进行信息交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机内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应用软件通过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技术与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万用卡进行传输并交换数据信息,并通过手机界面与手机用户进行信息交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万用卡包括无线接口与无线接口相应软件模块、近距离通讯技术接口模块及近距离通讯软件模块,以及智能卡芯片模块。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万用卡包括蓝牙接口与蓝牙软件模块、近距离通讯技术接口模块及近距离通讯软件模块,以及智能卡芯片模块。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接触移动通信服务万用卡包括红外接口与红外软件模块、近距离通讯技术接口模块及近距离通讯软件模块,以及智能卡芯片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D易多喜有限公司,未经J&D易多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85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判定涤纶长丝染色性能的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机盘管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