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模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57200.3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承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组 组装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模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用于将镜头模组中收容有光学元件的镜筒旋入其镜座中。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在各种用途的摄像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镜头模组与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如手机、计算机等的结合,更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镜头模组通常包括镜座、与镜座啮合的镜筒、以及收容于镜筒中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包括镜片、滤光片、及用于间隔镜片与滤光片的间隔部件,如间隔体等。当镜头模组组装时,通常需将所述镜片、滤光片及间隔体等组件按照一定顺序装入镜筒中,然后再将上述镜筒旋入镜座中以组装成一镜头模组。
在镜头模组组装的组装过程中,镜筒的旋入深度通常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使组装后的镜头模组具有较佳的成像质量。然而,在一般的镜头模组组装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人工锁入方式,即左手握住镜座,右手拿住收容有光学元件的镜筒,将镜筒旋入镜座中;待镜筒旋入镜座后,需再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镜筒的旋入深度是否为理想深度。如果镜筒的旋入深度不够,则需继续将镜筒向镜座内旋入一部分,反之,如果镜筒的旋入深度过大,则需沿远离镜座的方向将镜筒旋出一部分。由此可见,上述镜头模组的组装过程较为费时,且镜筒旋入深度不易精确控制,难以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精确控制镜筒旋入深度的镜头模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下面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镜头模组组装装置及镜头模组组装方法,其可精确控制镜筒旋入镜座中的旋入深度。
一种镜头模组组装装置,用于将镜头模组中收容有光学元件的镜筒旋入其镜座中,所述镜头模组组装装置包括:一个主体,其包括一个本体部,一个定义在所述本体部的一第一侧的收容槽,一个从所述本体部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延伸出来的操作部,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侧壁上的卡扣结构,所述收容槽用以收容所述镜筒,所述卡扣结构用以卡扣住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镜筒;一个感测控制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用以感测所述镜筒旋入所述镜座的深度是否已达到预定深度。
以及,一种采用上述镜头模组组装装置的镜头模组组装方法,该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个收容有光学元件的镜筒,所述镜筒的邻近镜头模组物侧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相对的另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将所述镜筒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收容槽内并使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镜筒的缺口卡扣在一起;(2)提供一个镜座,其定义有一个收客孔,该收容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3)旋转所述主体使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啮合以将所述镜筒旋入所述镜座的收容孔内;(4)所述感测控制单元感测其是否与所述镜座相接触,当所述感测控制单元感测到其与所述镜座接触时,其产生一个控制信号指示镜筒旋入镜座已达到预定深度;(5)停止旋转所述主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镜头模组组装装置及镜头模组组装方法经由设置感测控制单元来检测收容有光学元件的镜筒旋入镜座时的旋入深度,该感测控制单元可在镜头模组组装过程中精确检测镜筒是否已旋入预定深度,从而达到精确控制镜筒的旋入深度的目的,使组装后的镜头模组具有较佳的成像质量;此外,所述镜头模组组装装置的操作十分简单方便,可在大量组装镜头模组时使用,以提高镜头模组组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组装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镜头模组组装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图1所示镜头模组组装装置在组装镜头模组的过程中的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及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镜头模组组装装置10,用于将镜头模组20的镜筒201旋入其镜座202中,该镜筒201收容有光学元件。所述镜头模组组装装置10包括一个主体11及一个感测控制单元12。
所述主体11包括一个本体部111,一个定义在所述本体部111的一第一侧1112的收容槽112,一个从所述本体部111的一第二侧1114延伸出来的操作部113,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收容槽112内的卡扣结构114。所述第一侧1112与第二侧1114沿镜头模组20的光轴方向(如图3中虚线所示)相对设置。
所述本体部111的外部形状可大致呈长方体或圆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7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处理器的阀门切换装置
- 下一篇:电阻对接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