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型钛化的铬催化剂、制法及在乙烯聚合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50172.2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涛;石志俭;王如恩;刁春森;安京燕;戚思清;周俊领;王海平;纪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2 | 分类号: | C08F10/02;C08F4/643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型钛化 催化剂 制法 乙烯 聚合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负载型钛化的铬催化剂组分,是以氧化物为载体,铬为活性组分,钛为修饰成分,铬和钛共同负载在载体之上,铬含量0.1-5wt%,钛含量0.1-12wt%,其是由氧化物载体的悬浮液首先与钛化合物接触反应,随后加入去离子水,所得的固体用双氧水处理后,与铬化合物接触反应得到载铬预催化剂,再经过煅烧步骤制得载铬催化剂;所述的氧化物载体为氧化铝、二氧化硅(硅胶)、二氧化钛或它们的混合物;钛化合物为分子式为Ti(OR)nX4-n的化合物,其中R可相同或不同,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有机硅或有机碳取代基,X卤素,n为0到4的数;铬化合物为水溶性或烃溶性的经过活化可以转变成CrO3的含铬化合物;所述的悬浮液介质为能够使钛化合物溶解的烃或醇。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的负载型钛化的铬催化剂组分,所述的氧化物载体为二氧化硅(硅胶),其中钛化合物中的R为C1-C6的烷基,n为4;铬化合物为CrO3或硝酸铬;悬浮液介质为C4-C8烷烃或C1-C8的醇。
3.权利要求1~2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的负载型钛化的铬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a)氧化物载体的悬浮液与钛化合物接触,其中载体与Ti的重量比为100∶0.1到100∶12,反应温度0-100℃,反应时间0.1-10小时;
b)使获自a)的混合物与去离子水接触,去离子水与钛化合物的重量比≥1,反应时间0.1-10小时,反应温度0-80℃;
c)使获自b)的混合物与去离子水稀释过的双氧水接触,在20-100℃下实施反应,双氧水与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介于0.1-12之间,反应时间0.1-10小时;
d)使获自c)的混合物与铬化合物溶液在悬浮液中接触,载体与铬的重量比为100∶0.1到100∶5,反应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间0.1-10小时,随后除去溶剂,并继续干燥1-10小时得到载铬预催化剂;
e)煅烧步骤: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在300℃以下,2-5小时,随后在含氧氛围中,在300-1000℃下,5-12小时煅烧在步骤d)中获得的载铬预催化剂,冷却后制得载铬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的负载型钛化的铬催化剂组分置备方法,其中a)步骤中,载体与Ti的重量比为100∶2到100∶6,室温反应,反应时间1-2小时;b)步骤中,去离子水与钛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4,反应温度30-75℃,反应时间0.5-2小时;c)步骤中,双氧水与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5,反应温度50-75℃,反应时间3-5小时,;d)步骤中,载体与铬的重量比为100∶0.2到100∶2,反应时间0.5-1.5小时,在20-150℃和真空下蒸除液体,并继续干燥3小时,得到载铬预催化剂;e)煅烧步骤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在100-300℃,2-5小时,随后在含氧氛围中,在750-870℃,5-12小时煅烧在步骤d)中获得的载铬预催化剂,冷却后制得载铬催化剂。
5.一种用于乙烯聚合的负载型钛化的铬催化剂,包括如下组分:
(1)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负载型钛化的铬催化剂组分;
(2)助催化剂,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二、三或四主族或第二过渡族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与铬的摩尔比为0.1∶1到5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的负载型钛化的铬催化剂,助催化剂有机金属化合物与铬的摩尔比为1∶1到10∶1。
7.权利要求5~6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乙烯聚合的负载型钛化的铬催化剂在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01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通信终端芯片操作权限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叉梳式立体车库汽车搬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