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设备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6043.8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4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7/32 | 分类号: | H01L27/32;H01L27/15;H01L23/522;G09F9/3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强;谷惠敏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模块,尤其涉及的是将金属线有效排列在基底之上并使该金属线易于与管脚或夹具接触的显示设备模块。
背景技术
图1是包含像素电路部分的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的平面图,其中为了方便起见,在图1中描述的是一个移除了外罩的常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
另一方面,在图1的框形中只描述了在主基底上形成的多个像素电路部分中的一个像素电路部分,该像素电路部分AA包括在基底上形成的阳极电极、在阳极电极上形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式的光发射层以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式的光发射层上形成的阴极电极。
在主基底上形成的数据线2A和扫描线4A分别电连接到像素电路部分中形成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未显示),该数据线2A和扫描线4A的末端部分则集中在主基底1的某个部分之上,由此形成了一个衬垫P。
另一方面,未被图解说明的参考数字“4A-1”和“2A-1”指示的是形成扫描线4A和数据线2A末端的连条(bar)(由此也被称为“短条”),其中多条扫描线4A和多条数据线2A是借助该连条4A-1和2A-1相互连接的。此外,参考数字“S”表示的是与外罩接合的区域。
目前,COG(玻璃基芯片)类型的显示设备模块业已得到使用,在COG类型的显示设备模块中,其中并未使用安装了设备驱动单元(IC芯片)的膜来连接图1所示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在下文中将其称为“面板”)以及设备驱动单元,并且设备驱动单元是直接安装在形成像素电路部分的基底上的。
图2是COG类型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模块的平面图,并且图2显示的是安装在基底10上的设备驱动单元11。
与像素电路部分(虽然在图2中并未显示外罩下方的像素电路部分,但是为了方便起见,该图中用参考数字“13”指示了像素电路部分)形成电连接的数据线12可以直接连接到设备驱动单元11。然而,由于在设备驱动单元11的周围没有富余的空间,因此,排列在数据线12两侧的扫描线14将会经过设备驱动单元11的两侧,然后连接到一个与对应于像素电路部分13的部分相对的部分。
图3和图4是图2中的“A”部分的放大视图,该图显示的是COG型有机电致发光设备模块中的扫描线14(14-1)与设备驱动单元11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图3和图4仅仅显示了设备驱动单元11的一部分以及扫描线14、14-1的一部分。此外,设备驱动单元11是以透明状态显示的,以便描述扫描线14和14-1的排列。
如上所述,扫描线14从设备驱动单元11旁边经过并且连接到设备驱动单元11的某个部分,该部分与对应于像素电路部分(图2中的13)的部分是相对的,而所述扫描线14是没有连条的。在这种情况下,相应扫描线14的末端与设备驱动单元11上(在下文中将其称为“凸起”)形成的连接端子11-1相连(图3的状态)。
作为另一种结构,扫描线14-1具有在其末端形成的连条14-1,并且每条扫描线14-1的一部分都与设备驱动单元11的凸起11-1相连(图4的状态)。
如图3所示,在扫描线14上并未形成连条的状态中,其中很难为面板执行发光检查和老化处理。
也就是说,在没有将设备驱动单元11安装在基底10上的状态中,由于所有扫描线14相互之间都是逐一分离的,因此很难接触到用于检查的管脚或是夹具。
此外,由于夹具或管脚与扫描线14相接触,并且该扫描线是以厚度很小的导电层形状形成的,因此,在扫描线14上有可能形成刮痕,或者扫描线14有可能从基底10上剥落(由此也称为“剥落现象”)。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问题,在将设备驱动单元11安装在基底10上之后会执行一个发光检查或老化处理。然而,如果该检查或老化处理结果表明面板质量较差,那么昂贵的设备驱动单元11会与面板一起被废弃,这种情况是有其缺点的。
如图4所示,在扫描线14-1与连条14A-1相连的状态中,如果用于检查的管脚或夹具只与一条扫描线14-1相连,那么信号将会经由连条14A-1传送到所有扫描线14-1。相应的,虽然没有将设备驱动单元11安装在基底10上,但是发光检查和老化处理同样是可以执行的。
然而在这种结构中,在完成了发光检查和老化处理之后,在基底10上形成的连条14A-1应该在安装设备驱动单元11之前与扫描线14-1相分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这时将会附加执行一个激光划片处理,以便沿着划线L1来切割扫描线1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60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