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夹层真空玻璃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8058.1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生 |
主分类号: | C03C27/06 | 分类号: | C03C27/06;C03B23/203;E06B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311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安全 性能 夹层 真空 玻璃 制造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玻璃及该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不易破碎,且意外破碎后碎片仍粘附在中间层胶片上,保持为整体,没有碎片飞溅,对周围环境具有优良的安全保护作用的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夹层真空玻璃,属于玻璃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所采用的真空玻璃是由两层普通浮法平板玻璃进行支撑隔离,再经过烧结、粘合、真空处理、封口等方法制成的。这种真空玻璃由于其两层玻璃之间形成真空层,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得到广泛的认可。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快速发展。为获得良好的隔音隔热及节能效果,越来越多的节能玻璃产品被应用在这些建筑物上。
高层建筑对玻璃的安全性能要求比较严格,而普通玻璃在受到外力撞击破碎时锋利的碎块对地面行人和车辆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钢化玻璃因其自身特点很难应用在真空玻璃领域,钢化后的玻璃在自然环境下自爆的几率相当高,自爆后的玻璃碎块会脱落使周围环境变得不安全。
对于特殊设备及试验设备,要求使用真空玻璃并且在玻璃意外破碎后不会有玻璃碎块落下。
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不易破碎,且意外破碎后碎片仍粘附在中间层胶片上,保持为整体,没有碎片飞溅,对周围环境能提供优良的安全保护作用,有优良的隔热隔音及节能效果的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夹层真空玻璃,成为玻璃加工行业及建筑玻璃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普通真空玻璃或普通真空玻璃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夹层真空玻璃,该真空玻璃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及节能效果,而且在意外破碎后碎片仍粘附在中间层胶片上,保持为整体,没有碎片飞溅,对周围环境有优良的安全保护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夹层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制造方法可以方便、大量地生产不同尺寸不同规格的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夹层真空玻璃,以满足各行业对具有高安全性能真空玻璃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夹层真空玻璃,它包括至少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平面夹层玻璃或弧度相同,边缘对齐的非平面夹层玻璃,其中至少一块夹层玻璃上设有抽气孔,两块夹层玻璃之间设置有支撑物,沿两块夹层玻璃边缘用密封材料密封,使两块夹层玻璃之间形成密封腔,构成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夹层真空玻璃的主体,密封腔抽真空后抽气孔用密封材料密封。
上述高安全性能的夹层真空玻璃中,还可以在两块玻璃的内表面或者其中一块玻璃的内表面设置反射膜,该反射膜可以是用于选择性透射可见光中特定波长光波的特定反射膜。也可以在真空腔内放置吸气剂,以便进一步消除真空腔内残留的气体,提高真空度。
上述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夹层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定制夹层玻璃或切割夹层玻璃,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夹层玻璃的表面开设抽气孔,所开设的抽气孔可以是在夹层玻璃的边角处开设凹陷,并在凹陷中钻通孔,而形成阶梯形孔,也可以是锥形抽气孔。
步骤2:在相邻夹层玻璃之间放置支撑物,并用胶粘剂固定支撑物的位置,支撑物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不规则分布。
步骤3:用密封材料将两块夹层玻璃边缘密封使两块夹层玻璃之间形成密封腔。
步骤4:用真空装置使密封腔内形成真空并用密封材料对抽气孔进行封口制成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夹层真空玻璃。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夹层玻璃制造真空玻璃,不仅具有高隔音、高隔热的优良性能,更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能,符合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物对玻璃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能够满足部分生产试验设备对具有高安全性能的真空玻璃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制造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可见,本实施例中,两块夹层玻璃1和2通过分布在两者之间的支撑物3叠置。两块夹层玻璃1和2的边缘通过密封材料4粘合密封,两块夹层玻璃之间形成密封腔5。
夹层玻璃1的表面设有抽气孔6。通过真空装置使密封腔内形成真空后将抽气孔6用密封材料4密封,此时密封腔5内为真空。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生,未经李洪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8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