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圆弧谐波齿轮插齿刀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2754.1 | 申请日: | 200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辛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洪兵 |
主分类号: | B23F21/04 | 分类号: | B23F21/04;B23F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100037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弧 谐波 齿轮 插齿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齿刀,特别是一种用于双圆弧谐波齿轮传动齿轮加工用插齿刀。
背景技术
谐波传动技术是二十世纪中期随着空间科学、宇航技术的发展,在弹性薄壳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传动技术。它具有运动精度高、传动比大、重量轻、体积小、承载能力大、并能在密闭空间和介质辐射的工况下正常工作等优点,已经成功应用于空间技术、仪器仪表、机器人、印刷机械及医疗器械等领域中。
谐波齿轮传动工作能力的主要准则,可以列为以下几个方面:柔轮的疲劳强度,轮齿的磨损,轮齿或波发生器产生滑移,柔性轴承的强度以及发热问题等,而柔轮的疲劳断裂是造成谐波齿轮传动失效的主要原因。
柔轮齿圈影响系数和柔轮齿根理论应力集中系数是影响柔轮疲劳断裂的主要因素。
柔轮齿圈的刚度不连续使柔轮齿圈的周向应力是光壳的kt倍,因此称kt为轮齿影响系数。由于实际渐开线齿形方程很复杂,所以将轮齿简化为具有节圆齿厚和节圆压力角的梯形。实际上,轮齿影响系数是随齿高厚度比(h/t)、柔轮变位系数和齿数而变化的。计算表明,随着h/t增大和齿数的增多,kt呈上升趋势,其中以齿高壁厚比的影响最显著。因为随着变位系数的增加,节圆处压力角增大,齿厚系数有所减小,导致齿槽与齿根惯性矩的比值上升,所以kt随着变位系数的增加而减小。
由于齿根圆角的存在,在齿根部分实际上存在着应力集中,在光弹实验和齿条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应力集中系数的近似值为1.8~2.0[1]。为了定量地描述齿根圆角半径的影响,可以利用Shuwalov计算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洪兵,未经辛洪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2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植物病虫害的药物
- 下一篇:夜间驾驶镜片的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