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自净化食品油炸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97801.X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胡继强;蒋乐书;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继强;蒋乐书;安静 |
主分类号: | A47J37/12 | 分类号: | A47J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净化 食品 油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油炸设备,属于食品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油炸食品时反复高温煎炸会产生氧化、水解、热聚合等化学反应,从而生成醛、低脂肪酸氧化物、环氧化物等,这些物质对人体酶系统有严重破坏作用,特别是分解产生的大量杂环胺、多环芳烃类还是强烈的致癌物。
目前有一种水油一体式油炸机,能够去除油锅内大的食物残渣,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油的污染。但是,这种油炸机对于悬浮于油脂中的微小炭化颗粒(直径5-15μm)却无能为力。而这些炭化颗粒经反复高温油炸,生成过氧化物和高分子聚合物,成为油脂氧化和水解的催化剂,促使油的黏度增大,酸价上升,颜色变黑,是造成油的污染,产生各种有害物质的元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食品油炸机,在油水一体式油炸机的基础上,增加了吸附过滤装置,进一步去除油脂中的微细悬浮颗粒,以便更有效地消除污染,和大幅度降低油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锅体(1)下层加水,上层加油。利用油水比重不同,自然分层。油面下6cm左右(可视不同产品适当调整)处设金属隔网(2),网下设加热管(14)。锅体底部设有排空阀(10),用来排放残渣、换水,还可以调整油水界面位置。油水界面通常位于隔网下10CM处,界面以下设置冷却管(13),用以控制油水界面处温度在50-60℃,以避免水的高温气化,与油发生激爆。锅体设有管道、阀门(6),使油与净化器(7)连接。
净化器内有吸附、助滤层(8),(用来吸附各种有害物质,初滤油内微小碳化颗粒,防止过滤层的堵塞)和过滤层(9),对油进行进一步净化过滤。净化后的油通过下部管道由油泵(5)抽入油锅内循环使用。
加热与控制装置由电热器(14)、温控器(4)、温度传感器(3)等几部分组成,用以有效控制油的温度,使油处于不会发生氧化、酸解,产生丙烯酰胺等杂环胺的安全温度区域。
本发明集中了三方面的技术:1、油水一体技术;2、吸附过滤处理技术;3、温度控制技术于一体,三者结合,可以方便地将食物残渣从油中分离,避免焦化;进一步解决油的净化问题;同时还可以控制油的粘度和酸价的上升,保证食品质量和口味,并大幅度减少油耗,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如图所示即为油炸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锅体,(2)-隔网,(3)-温度传感器,(4)-温控器,(5)-油泵(6)-阀门,(7)-滤净器,(8)-助滤剂,(9)-滤纸,(10)-排空阀,(11)-水层,(12)-油水界面,(13)-冷却管,(14)-加热管,(15)-油层
具体实施方式
按图制成油炸机,锅体(1)下层加水,上层加油。利用油水比重不同,自然分层。油面下6cm左右(可视不同产品适当调整)处设金属隔网(2),网下设加热管(14)。锅体底部设有排空阀(10),用来排放残渣、换水,还可以调整油水界面位置。油水界面通常位于隔网下10CM处,界面以下设置冷却管(13),用以控制油水界面处温度在50-60℃,以避免水的高温气化,与油发生激爆。锅体设有管道、阀门(6),使油与净化器(7)连接。
净化器内有吸附、助滤层(8),(用来吸附各种有害物质,初滤油内微小碳化颗粒,防止过滤层的堵塞)和过滤层(9),对油进行进一步净化过滤。净化后的油通过下部管道由油泵(5)抽入油锅内循环使用。
加热与控制装置控制油的温度,使适合炸制食品而又不致高温、氧化变质。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集中了三方面的技术:1、油水一体技术;2、吸附过滤处理技术;3、温度控制技术于一体,三者结合,可以方便地将食物残渣从油中分离,避免焦化;进一步解决油的净化问题;同时还可以控制油的粘度和酸价的上升,保证食品质量和口味,并大幅度减少油耗,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继强;蒋乐书;安静,未经胡继强;蒋乐书;安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978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酸乙烯酯法制聚乙烯醇
- 下一篇:带有传动轴套的伞形齿轮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