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83520.9 | 申请日: | 200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2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一般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一液晶显示单元以及一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大致又可分为直下型背光模组以及侧光型背光模组两种类型。
不论是何种型态的背光模组,均需要藉由至少一驱动电路板来加以驱动背光模组中的发光单元,目前最常作为发光单元的是冷阴极萤光灯管,而用以驱动发光单元的是经由驱动电路板所提供的一高压驱动讯号来加以驱动。
请参阅图1所示,为使一发光单元11(冷阴极萤光灯管)以及驱动电路板13能顺利连接以及组装,业者会于发光单元11的电极端111、112电连接一耐高压且具有一连接端子121的连接线12,再经由连接线12的连接端子121连结于驱动电路板13的一连接端子131。此时,驱动电路板13所输出的高压驱动讯号即可经由连接端子131、连接端子121以及连接线12而传送至发光单元11并加以驱动发光单元11。
就上述背光模组而言,由于驱动电路板13所提供的高压驱动讯号通常是千伏特(KV)等级以上的高压,因此当驱动电路板13的一连接端子131与连接线12的连接端子121没有连接好或是接触不良时常会引起跳火现象(arcing),甚至因此引起巨大灾害。另外,由于发光单元11及驱动电路板13之间必须藉由一连接线12连接,因此在组装时必须藉助人工,换言之,即是无法自动化生产。又由于连接线12以及连接端子121、连接端子131均必须是能耐高压,因此必须花费较高的成本。此外,由于流经连接线12的信号为千伏特等级的高压高频讯号(数十KHz),因此沿着连接线12很容易因空间杂散电容产生电容耦合的漏电现象而使得用以驱动发光单元的电流不易控制,进而造成功率转换效率降低。通常此类型的驱动电路板13大多组装在背光模组的背板上,因此无法自动化组装。
近来,为了解决高压连接线及高压连接端子的成本问题,请参阅图2所示,业者开发出一种背光模组2,其是将发光单元21的电极端211、212电连接于位于一反射板23侧边的一电路板22上。于电路板22上设置有一连接端子221以及复数条金属导线222。连接端子221藉由一连接线2 5的一连接端子251连接至一驱动电路板24的一连接端子241,并将驱动电路板24所提供的高压藉由连接线25、电路板22的连接端子221及金属导线222提供发光单元21所需的电压。
就上述背光模组而言,其是虽可以藉由利用电路板22而达到部分自动组装的功效,但仍须使用耐高压的连接端子,虽然能够减少部分的成本,但是使用高压连接线及连接端子的结果,仍然无法避免跳火现象以及漏电现象,而使得驱动发光单元的电流不易控制,进而造成功率转换效率降低。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有利于完全自动化生产且降低成本,同时又能将驱动电路板设置于背光模组侧边,以避免产生跳火现象及漏电现象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将驱动电路板设置于背光模组侧边,以避免产生漏电现象而造成功率转换效率降低,及避免连接端子接触不良而造成跳火现象,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背座,具有一反射面,及与该反射面相对而设的一出光面,该反射面至该出光面具有一距离;一驱动电路板,立设于该背座的一侧,该驱动电路板的一侧边的边长是大于该背座的该反射面至该出光面的该距离;以及一发光单元,设置于该背座的该反射面之上,该发光单元至少具有一电极接脚,且该电极接脚是直接电性连接于该驱动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3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