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透镜失真校正的影像接合准确度改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77324.0 | 申请日: | 2006-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4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潘积桂;光下辰己;林旭婷;郭恕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新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1/38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浦柏明;王忠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透镜 失真 校正 影像 接合 准确度 改善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从多眼相机系统产生广角影像的接合准确度。
背景技术
如公知的从多眼相机系统产生广角影像的美国专利公开第 2003/0235344A1及2005/0025313A1号中,公开了以影像接合技术 产生无缝隙广角影像的系统;然而,其中并未提及由透镜失真所产生 的影像接合问题。该广角影像系统利用影像重叠区域中的特征来搜寻 接合点以及计算影像转换参数。由于透镜失真的缘故,重叠区域中的 特征会发生变形而无法与邻接的影像吻合。在接合后的广角影像中, 此不吻合会造成缝隙且无法轻易被校正。
参照图1,其表示公知的多眼相机系统100,该多眼相机系统100 包含相机阵列101及影像接合引擎102。影像接合引擎102是自相机 阵列101取得多重影像,并将这些影像转换至一共同平面且加以混合, 以产生无缝广角影像。相机阵列101的每一个相机都经由控制总线连 接至光圈控制器103。影像接合引擎102可根据所取得的影像数据亮度 而对光圈控制器103发出曝光控制信号以进行反馈控制。
由相机阵列输入的影像会有重叠区域,其用于混合、接合点搜寻 以及影像转换参数计算。一般来说,公知的多眼相机系统是在重叠区 域中利用区块匹配而找出对应的接合点。
相机的透镜具有桶形或枕形失真,这会对影像的接合产生不良影 响,例如:搜寻到的接合点的不准确、影像转换不准确等等。图2是 表示透镜失真的范例。当应用针对接合点搜寻的区块吻合法时,影像 重叠区域中的失真特征会使搜寻到的接合点产生偏差。
当图1的相机阵列101中的相机转动时,所取得的影像必须被转 换至一参考平面以供接合。转换矩阵可经由在参考平面上给定四个坐 标以及在将转换的转动平面上给定四个坐标加以计算。
参照图3,其表示了因透镜失真而从理想坐标位置偏离的四个点。
此偏离造成由失真的点所计算而得的转换矩阵不准确,转动平面因而 无法准确地转换至参考平面,因此在重叠区域中转换影像的特征无法 与参考影像的特征吻合。此不吻合很难加以补偿修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针对该系统的透镜失真校正方法,以 解决多重影像的重叠区域中特征无法吻合的问题,并改善广角影像接 合的准确度,以产生无缝隙的广角影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影像接合准确度改善装置,其包 含:相机阵列、影像接合引擎、选用的光圈控制器、以及透镜失真校 正机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影像接合准确度改善方法,其通过在接合 影像之前校正透镜失真,使得重叠区域中的特征得以吻合且接合引擎 可易于产生无缝广角影像。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将在下文中有更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的多眼相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2表示透镜失真的范例。
图3表示透镜失真所导致的影像转换不准确的范例。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眼相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5表示经由本发明的多眼相机系统校正失真影像的范例。
图6表示利用透镜失真校正改善影像转换准确度的范例。
图7表示图4的透镜失真校正机构与影像接合引擎的细节。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最优化的多眼相机系统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400、800:多眼相机系统
101、401:相机阵列
102、402:影像接合引擎
103:光圈控制器
403:选用的光圈控制器
404:透镜失真校正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为了不 使公知的细节混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以下叙述中不再赘述某些特定 细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新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新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773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