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柘树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29374.1 | 申请日: | 200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侯爱君;黄建明;朱国福;翁伟宇;王枚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66 | 分类号: | A61K31/366;A61K36/60;A61K9/20;A61K9/48;A61K9/08;A61K9/1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柘树总 黄酮 有效 部位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柘树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以总黄酮含量和/或异戊烯基口山酮化合物含量为定量指标,其中总黄酮含量为50-90%,异戊烯基口山酮化合物含量为10-3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柘树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戊烯基口山酮化合物为柘树口山酮乙、柘树口山酮丁、柘树口山酮己和macluraxanthone B,其含量为所述柘树口山酮乙、柘树口山酮丁、柘树口山酮己和macluraxanthone B的含量之和。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柘树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异戊烯基口山酮化合物具有式(I)的化学结构:
其中,
R1=R4=H R2=OH
化合物为柘树口山酮乙;
或
R4=R5=H
时,
化合物为柘树口山酮丁;
或
R4=R5=H
时,
化合物为柘树口山酮己;
或
时,
化合物为macluraxanthone B。
4.权利要求1的柘树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1)提取
柘树根粉碎后,用65-95%含水乙醇渗漉或加热回流提取,将提取液浓缩备用。
(2)纯化
将步骤(1)所得浓缩液进行大孔树脂吸附,用5-50%C1-C5的低级醇水溶液淋洗除去杂质,再用50-95%C1-C5的低级醇洗脱,将洗脱液浓缩至干或除去低级醇后喷雾干燥,得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大孔树脂为聚苯乙烯型多孔性吸附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树脂为聚苯乙烯型多孔性吸附树脂选自D101、AB-8、SIP1300或HP-20型大孔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低级醇选自甲醇、乙醇或丙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柘树总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作为原料制成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滴丸、注射剂、口服液、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或复方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93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视频系统媒体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刹车压力平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