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基于人工智能的分布式呼叫选路的无线通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8802.0 | 申请日: | 200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3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杰里·彼得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虎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20 | 分类号: | H04Q7/20;H04B3/36;H04M3/00;H04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基于 人工智能 分布式 呼叫 无线通信 装置 | ||
1. 运行用于语音和数据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宏蜂窝,每一宏蜂窝具有多个微蜂窝,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经信号延伸器在同一微蜂窝内的局部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局部通信坞站托架之间远程传输和接收信号的局部通信路径;
建立经信号延伸器和网络延伸器在位于同一宏蜂窝内的不同微蜂窝内的扩展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扩展通信坞站托架之间远程传输和接收信号的扩展通信路径;
建立经信号延伸器和网络延伸器在位于不同宏蜂窝内的不同微蜂窝内的远端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远端通信坞站托架之间远程传输和接收信号的远端通信路径;
使用由基于GPS的频率参考源稳定的多对所分配通信路径频率在通信路径上异步传输和接收半双工信号;
由系统驻留且分散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分布式选路系统监视和分析通信路径;及
改变通信路径的方向以确保系统中的信号延伸器和网络延伸器的呼叫负荷不超出每一信号延伸器或网络延伸器的预定限制、优化系统中信号延伸器和网络延伸器的呼叫负荷、或回避系统中任何发生故障的信号延伸器或网络延伸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建立局部通信路径包括:
从局部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局部通信坞站托架远程传输信号到信号延伸器;
由信号延伸器接收信号并转播给局部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局部通信坞站托架;及
由局部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局部通信坞站托架从信号延伸器接收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建立扩展通信路径包括:
从扩展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扩展通信坞站托架远程传输信号到信号延伸器;
由信号延伸器接收来自扩展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扩展通信坞站托架的信号并转播给网络延伸器;
由网络延伸器接收来自信号延伸器的信号并转播给信号延伸器;由信号延伸器接收来自网络延伸器的信号并转播给扩展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扩展通信坞站托架;及
由扩展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扩展通信坞站托架从信号延伸器接收信号。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建立远端通信路径包括:
从远端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远端通信坞站托架远程传输信号到信号延伸器;
由信号延伸器接收来自远端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远端通信坞站托架的信号并转播给网络延伸器;
由网络延伸器接收来自信号延伸器的信号并转播给另一网络延伸器;
由另一网络延伸器接收来自网络延伸器的信号并转播给信号延伸器;
由信号延伸器接收来自网络延伸器的信号并转播给远端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远端通信坞站托架;及
由远端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远端通信坞站托架从信号延伸器接收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由网络延伸器接收信号并转播给另一网络延伸器选自下组:在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上传输信号、在光纤通信链路上传输信号、在同轴电缆上传输信号、在公共TCP/IP网络上传输信号、及在人造卫星通信链路上传输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由微蜂窝中的信号延伸器接收的一半信号由微蜂窝中的手持机、通信坞站托架或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在低射频频带传输,由宏蜂窝中的信号延伸器接收的一半信号由宏蜂窝中的网络延伸器在低射频频带传输。
7.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由微蜂窝中的信号延伸器传输的一半信号由微蜂窝中的手持机、通信坞站托架或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在高射频频带接收,由宏蜂窝中的信号延伸器传输的一半信号由宏蜂窝中的网络延伸器在高射频频带接收。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通信坞站托架之间传输和接收信号与其它手持机、通信坞站托架和外部数据通信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异步进行。
9.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局部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局部通信坞站托架之间的局部通信路径是包括使用子频带频谱中的两个固定频率用于建立局部语音通道的语音通信路径。
10.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局部外部数据通信模块和局部通信坞站托架之间的局部通信路径是在四通道邻接通道捕获协议下的局部数据通信路径,其包括使用带宽四倍于局部语音通道的带宽的两个固定频率,其通过结合四个邻接的语音通道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虎通信公司,未经网虎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88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微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标记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