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先体外后体内激活的细胞的组合物和疗法以用于骨髓抑制病人无效
申请号: | 200580038456.6 | 申请日: | 200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4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德茂 |
主分类号: | A61K35/14 | 分类号: | A61K35/14;C07K14/475;C07K14/52;C07K14/55;C12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封新琴;巫肖南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体外 体内 激活 细胞 组合 疗法 用于 骨髓 抑制 病人 | ||
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专利申请涉及杨的、于2004年9月10日提交的、名称为“使用先体外后体内(ex vivo)激活的细胞的组合物和疗法以用于骨髓抑制病人“的共同拥有的、共同悬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0/939,302,和杨的、于2004年9月10日在美国提交的、名称为“使用先体外后体内激活的细胞的组合物和疗法以用于骨髓抑制病人“的共同拥有的、共同悬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系列号10/939,302。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此发明是关于严重骨髓抑制病人的治疗,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和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具体讲,此发明是关于先体外后体内激活的免疫细胞作为用于严重骨髓抑制病人的疗法。还有,此发明是关于激活细胞的方法以及对应的细胞培养方法。
技术背景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抑制病人中以无效造血为特征的疾病。病人在所有血细胞类型的产生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虽然在大多数病例中,病因是未知的,但是放射线、基于苯的化合物、病毒(例如肝炎病毒),环境毒素,以及非处方和处方药被怀疑通过损伤骨髓而造成骨髓干细胞凋亡来导致骨髓抑制。无论病因如何,病人呈现相似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影响年轻人和老年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全球每年每百万人中有两到六人患病,东方人的患病率高于欧洲和美国。再生障碍性贫血现有几种假设的病因:先天的,妊娠,病毒以及药物和化学品。
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引用的病因是暴露于药物或化学品,它们导致骨髓抑制,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些物质,例如氯霉素、苯、电离放射、和抗瘤剂,可导致发育不良,其在严重性上是剂量相关的,并因人而异。在这些病例中,诱因撤除后通常发生骨髓恢复。其它物质,例如杀虫剂、一些抗癫痫药物以及抗菌剂引起非剂量相关的反应,所以在施用期间不能用血液学监测的办法来预测。在施用药物期间,甚至在药物疗法停止后仍会发生发育不良。与患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相比较,暴露于药物或毒素的病人显示相似的临床和人口统计学特征,预后相似,对治疗的反应也多少一致。
在苯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中,在病人停止暴露于苯后,轻度至中度的疾病症状通常消失。但是,对患重度骨髓衰竭或需要不断的输血的病人,迄今通常没有有效和安全的治疗。至今为止,骨髓移植是唯一已知的治愈方法。
轻度发育不全病人通常不需要太多的治疗,对轻度发育不全病人尽量少治疗的原理在于移除诱因,从而让其自行恢复。在患严重贫血的年轻病人中,用HLA匹配的供体进行骨髓移植是治疗选择。骨髓移植在接近80%的病例中产生完全缓解。尽管如此,当供体和受体在两个或多个位点不匹配时,存活率降至10-20%。与骨髓移植相关的并发症包括移植物排斥,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感染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器官特异性损伤。骨髓移植受体发生继发的固体肿瘤的长期风险也增加。
的确,骨髓包括很多参与血液产生(称为血细胞生成)和免疫功能的细胞。血细胞生成涉及来自各种谱系的多种不同细胞种类。多种细胞谱系的恢复对于血液系统的有效功能是有用的。对这些细胞的抑制或损伤可因此影响血液和/或免疫功能。骨髓抑制是骨髓细胞活性降低的病症,可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或血小板的减少。白细胞显著减少称为白细胞减少症,而中性粒细胞(其为一种类型的白细胞)减少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骨髓抑制很可能是癌症病人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并可导致白细胞减少症(leucopenia)、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或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或者各种医疗病症可以导致暂时的或慢性的骨髓抑制,其可被病生理病症所诱导或由病生理病症产生。
血小板减少症是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异常低,并可导致异常出血的病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一种。贫血和出血可与血小板减少症有关。严重和慢性的血小板减少症是癌症治疗的并发症,并难以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德茂,未经杨德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8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