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七轴整体式手扶拖拉机变速箱总成无效
申请号: | 01262027.0 | 申请日: | 2001-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5262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田高文;高公如;姚芳;杨化功;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常林机械集团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整体 手扶拖拉机 变速箱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七轴整体式手扶拖拉机变速箱总成,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手扶拖拉机变速箱总成由变速箱体左、变速箱体右、一轴组件,二轴组件,转向轴组件,减速轴组件、中间轴组件、驱动轴组件、上盖组件、转向拨叉组件组成。结构特征如下:变速箱体由变速箱体左、变速箱体右通过螺栓紧固;上盖组件中变速杆组件通过变速杆压紧弹簧及两件定位螺钉固定于上盖的球孔中,上盖与内限位框由双头螺柱、螺母、弹簧垫圈分别紧固于变速箱体左、变速箱体右之上;转向拨叉组件由螺栓、弹簧垫圈将转向拨叉焊合件、转向拨叉杆焊合件紧固在一起,并分别安装于变速箱体左、变速箱体右转向拨叉孔中;I-倒档变速拨叉轴分别安装于变速箱体左、变速箱体右拨叉轴孔中,I-倒档变速拨叉通过一件定位弹簧和一件Sφ8钢球装配于I-倒档变速拨叉轴的圆弧槽中;II-III档变速拨叉轴分别安装于变速箱体左、变速箱体右拨叉轴孔中,II-III档变速拨叉通过一件定位弹簧和一件Sφ8钢球装配于II-III档变速拨叉轴的圆弧槽中。由于原变速箱总成结构复杂,零件设计工艺性差,零件繁多,造成了原变速箱总成具有零件加工、装配工艺性差,其维修困难,生产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手扶拖拉机变速箱总成,它由变速箱体、一轴组件,二轴组件,转向轴组件,减速轴组件、中间轴组件、驱动轴组件、上盖组件、转向拨叉组件、I-倒档变速拨叉轴组件、II-III档变速拨叉轴组件、轴承盖、封盖组成。其特征如下:变速箱体将原变速箱体左、变速箱体右合并设计为一整体式变速箱体;上盖组件中变速杆组件设计为整体式,变速杆通过变速杆压紧弹簧及两件定位螺钉固定于上盖的球孔中,上盖组件由螺栓、弹簧垫圈紧固于变速箱体上;转向拨叉组件中两件转向拨叉安装于两件转向拨叉套内、转向拨叉套通过螺栓、弹簧垫圈紧固于变速箱体上;I-倒档变速拨叉轴分别安装于变速箱体拨叉轴孔中,I-倒档变速拨叉通过一件定位弹簧和一件Sφ8钢球装配于I-倒档变速拨叉轴的圆弧槽中;II-III档变速拨叉轴分别安装于变速箱体拨叉轴孔中,II-III档变速拨叉通过一件定位弹簧和一件Sφ8钢球装配于II-III档变速拨叉轴的圆弧槽中;变速箱体左侧螺栓、弹簧垫圈将左轴承盖紧固于变速箱体左侧,变速箱体右侧由螺栓、弹簧垫圈将轴承盖紧固于变速箱体右侧;变速箱体前后两侧各安装有一件上封盖和一件下封盖。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结构,简化了零件设计,这样就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零件加工、装配工艺性,其维修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主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各档传动方式如下:当I-R档主动齿轮28被I-R倒档拨叉34拨至图1所示右端时,此时I-R档主动齿轮28与II-III档主动齿轮8啮合,这样从一轴传入的动力经过常啮合齿轮I4、常啮合齿轮II29、I-R档齿轮28、III档主动齿轮8、II倒档-III档被动齿轮20、转向齿轮16、减速齿轮21、中间齿轮22,驱动齿轮23,最终传递到驱动轴25上,从而带动驱动轮的转动,实现手扶拖拉机的1档前进运动;当II-III档主动齿轮7被II-III倒档拨叉6拨至图1所示左端时,II-III档主动齿轮7与II倒档-III档被动齿轮20啮合,这样从一轴1传入的动力经过II-III档主动齿轮7、II倒档-III档被动齿轮20,转向齿轮16、减速齿轮21、中间齿轮22,驱动齿轮23,最终传递到驱动轴25上,从而带动驱动轮的转动,实现手扶拖拉机的2档前进运动;当II-III档主动齿轮7被II-III倒档拨叉6拨至图1所示右端时,II-III档主动齿轮7与III档主动齿轮8啮合,这样从一轴1传入的动力经过II-III档主动齿轮7、III档主动齿轮8、II倒档-III档被动齿轮20、转向齿轮16、减速齿轮21、中间齿轮22,驱动齿轮23,最终传递到驱动轴25上,从而带动驱动轮的转动,实现手扶拖拉机的3档前进运动;当I-R档齿轮28被I-R倒档拨叉34拨至图1所示左端时,此时I-R档齿轮28与II倒档-III档被动齿轮20啮合,这样从一轴1传入的动力经过常啮合齿轮I4、常啮合齿轮II29、I-R档齿轮28、II倒档-III档被动齿轮20、转向齿轮16、减速齿轮21、中间齿轮22,驱动齿轮23,最终传递到驱动轴25上,从而带动驱动轮的转动,实现手扶拖拉机的R档倒退运动;在正常行驶时,转向齿轮16在转向弹簧左27与转向弹簧右19的弹力作用下,转向齿轮16与II倒档-III档被动齿轮20通过牙嵌式配合,牢固的配合在一起,将动力传递到左右两侧驱动轴25上,从而带动驱动轮的转动,当握紧右端转向手把,带动右端转向拨叉35的转动,从而使转向齿轮16与II倒档-III档被动齿轮20处于分离状态,这样II倒档-III档被动齿轮20的动力就无法通过转向齿轮16、减速齿轮21、中间齿轮22最终传递到驱动轴25上,最后导致右端驱动轮停止转动,而此时左端驱动轮正常转动,这样就实现了右转向;同理,当握紧左端转向手把,就能实现左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常林机械集团,未经山东常林机械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2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杆三维可控弹性骨外固定器
- 下一篇:防卷书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