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液压制动防抱死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01218098.X | 申请日: | 200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716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军堂;孔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8/48 | 分类号: | B60T8/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液压 制动 抱死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式液压制动防抱死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摩托车液压制动防抱死控制器。
摩托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下坡或紧急情况,需要施加制动力使摩托车减速慢行或停车,当制动力过大时,会出现车轮抱死现象,若前轮抱死,摩托车将失去转向能力,若后轮抱死,摩托车容易发生侧滑甩尾,使摩托车处于不稳定状态,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为了既能充分利用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力,提高制动减速度和缩短制动距离,又能防止车轮抱死,国内外近年来都在进行制动防抱死技术研究。据报道德国宝马公司(BMW)在K100RS摩托车上装用一种电子防抱死系统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日本本田(HONDA)公司开发研制一种机械式摩托车防抱死系统ALB(Anti-Locking Braking),装在高档摩托车上,以上两种典型的防抱死系统都比较复杂,成本高,主要用在高档摩托车上。台湾人李来旺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国专利号96207921.9)“机车用液压刹车系统的蓄能器”,对样品的实际检测,该产品防抱死功能不明显,难以推广应用。浙江桐乡市亚力实业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国专利号98232155.4)“一种摩托车液压制动防抱死控制装置”,据介绍,该专利“可直接安装在摩托车液压制动系统中,油路设置合理通畅,使制动安全有效。在紧急刹车时,能连续对车轮进行点刹,避免发生事故”。经对样品的实际检测,该控制装置在油路中,只起限压阀的作用,如调节不当,会发生抱死或制动压力不足的情况,同样难以推广应用。实用新型专利(中国专利号98226635.9)“摩托车防抱死控制器”,由于体积较大,安装不方便,密封圈容易损坏,结构有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制动的能有效实现防抱死功能,密封性能好、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的摩托车液压制动防抱死控制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摩托车液压制动防抱死控制器,包括壳体、进油通道、出油通道、预紧机构、调节机构,进油通道由位于壳体上方的进油管和进油口构成,出油通道由位于壳体一侧的出油管和出油口构成,壳体中设置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之间设置凸台,上腔中设置可上下移动的阀芯,该阀芯上设有F型通孔,以及密封圈,横向通孔的数量为2~3个,下腔中设置由弹簧座、密封圈及弹簧组成的预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出油管前端设置有螺钉孔、外侧沟槽中设置密封圈、通过紧定螺钉设置于与壳体相垂直的横向阶梯孔内,出油管一侧还设有与出油口连通的斜孔,出油管中心线与壳体上的出油口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阀芯中部设置紧配合密封面。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摩托车的制动效果取决于路面与车轮之间的附着系数,而附着系数是由滑移率决定的,滑移率可通过控制制动压力来进行调节。通过阀芯上的倒F型通孔与弹簧的组合,可以实现制动时的防抱死控制,正常制动时,输入的制动压力小于设计的控制压力时,控制器不工作,只起过油作用;当输入的制动压力超过设计的控制压力时,阀芯下移,压缩弹簧,使阀芯上的横向孔偏离出油口,当第二个横向孔与出油口相通时,高、低压区贯通,实现“点刹”作用,使制动压力峰值衰减和延迟,从而达到防抱死控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结构新颖简单、体积小,能有效的改善摩托车的制动安全性,安装时不需改变整车结构,安装及调节方便,密封性好、制造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摩托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液压制动防抱死控制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A—A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右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液压制动防抱死控制器的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80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