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装式打包型移动公厕无效
申请号: | 01217101.8 | 申请日: | 200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589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唐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剑锋 |
主分类号: | A47K11/02 | 分类号: | A47K1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装 打包 移动 公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公厕,尤其是一种可拆装的移动公厕,属于公共设施技术领域。
可拆装移动公厕建造方便、安置灵活,因此应用范围广阔,普及迅速。目前,公知的可拆装移动公厕通常主要由可拆装的室体以及安装在室体内的厕具构成。据申请人了解,为了解决排污问题,有人设计了由电控移动门、夹紧机构、打包机构等组成的自动收口打包装置。从理论上说,该装置虽然可以解决排污问题,但结构复杂、难以保证经久可靠,因此未能得到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可移动公厕存在的排污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推广的可拆装式打包型移动公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拆装式打包型移动公厕包括可拆装的室体以及安装在室体内的厕具,厕具底部设有打包装置,所述打包装置含有支架、积污桶、薄膜架,还含有一对打包轮、棘轮机构、脚踏驱动杆,所述薄膜架中装有薄膜卷,所述打包轮支撑在支架上,轴向两端为盘状,相互啮合,中部为至少两块均布的辐射板,其中主动打包轮与棘轮同轴,所述脚踏驱动杆的一端铰支在支架上,另一端为脚踏板,中部的驱动杆上装有与棘轮啮合的棘爪以及复位弹簧。
安装时,将薄膜卷从两打包轮之间抽过,两打包轮的一对辐射板抵靠在一起,从而使此处的薄膜合拢,形成上大下小的积物袋,用以盛接入厕的污物。当向下踩脚踏驱动杆时,中部的棘爪拨动棘轮,棘轮又带动主动打包轮,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打包轮转动,结果将薄膜卷向下拉拽。与此同时,原先对抵在一起的辐射板应打包轮转动而相互分离,使容有污物的薄膜段下降,落入积污桶,待下一对辐射板相互抵靠在一起,形成新的洁净积物袋为止。松开脚踏板时,在弹簧的作用下,该踏板将自动复位,由于棘轮机构的单向驱动性,此时打包轮不转。以后,如此反复多次,待积累污桶容满时,清倒一次,再重复上述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污物的打包清理,较为理想地解决了移动公厕的排污问题,无需外加动力,可靠耐用,便于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1和图2中的可拆装式打包型移动公厕,其室体由带插槽边2的顶板1、底板11以及立插板3构成,由于采用立插板3与顶板1、底板11的插装组合方式,因此拆装十分方便,安置场合灵活。在室体内的下部安装有厕具4,厕具4底部为打包装置。该打包装置主要由支架10、积污桶12、薄膜架6、一对打包轮14、棘轮8、脚踏驱动杆15组成。薄膜架6固定在厕具6下面,其中装有塑料薄膜卷5。两打包轮14支撑在支架10上,轴向两端为盘状,盘外圆制出增加磨擦力的滚花齿,相互啮合,中部为四片辐射板13。主动打包轮与棘轮8同轴。脚踏驱动杆15的一端铰支在支架10上,另一端为脚踏板,中部的驱动杆上装有与棘轮8啮合的棘爪7,还装有复位弹簧16。
使用前,将塑料薄膜卷5从两打包轮之间抽过,并使两打包轮的一对辐射板13抵靠在一起。这样可以使此处的薄膜5合拢,形成上大下小的临时积物袋。入厕时,污物积聚在临时积污袋中。当向下踩脚踏驱动杆15时,其中部的棘爪7拨动棘轮8,棘轮8又带动主动打包轮,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打包轮14转动,结果带滚花齿的盘边将塑料薄膜卷5向下拉拽。与此同时,原先对抵在一起的辐射板13应打包轮转动而相互分离,使容有污物的临时积污袋松开下降,落入积污桶。脚踏板的行程调整到正好使打包轮转动1/4圆周,待下一对辐射板相互抵靠在一起,形成新的临时洁净积物袋为止。松开脚踏板时,在复位弹簧16的作用下,该踏板将自动复位。此时,由于棘轮机构的单向驱动性,打包轮不转。这样,避免了冲洗排污可能带来的诸多麻烦。只有当以上过程重复多次、积累污桶12容满时,才需集中清倒一次。本实施例的可拆装式打包型移动公厕设计合理,成本经济,非常适合在不便建造固定公厕的市区、旅游地等许多场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剑锋,未经唐剑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7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